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通脹猛於虎

文章來自: feng.wang

3月份兩會閉幕時,總理溫家寶曾經說,“通貨膨脹就像一只老虎,如果放出來就很難再關進去”。一個月剛過去,通脹這只老虎就開始了張牙舞爪。

上周五公布的3月份數據,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是5.4%,超越去年11月5.1%的高點,創出32個月新高;經濟增長亦超乎預期,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幅為9.7%;工業品出廠價格(PPI)為7.3%,也比事先的調查估值要高。面對這3個普遍較高的數據,經濟學界不像統計局那樣樂觀,他們多持擔憂態度。

通脹存有貨幣因素

最令人擔憂的,就是通脹這只老虎現在到底是否已經出籠了。清明前後,政治局常委四處考察調研,溫家寶當時去了浙江,在談到通脹肇因時,他首次承認了貨幣因素。他的原話是,“要綜合運用好公開市場操作、存款准備金率、利率、彙率等多種價格和數量工具,消除通貨膨脹的貨幣因素”。前央行行長戴相龍在博鰲論壇上也表示,主要是貨幣增發導致了物價全面上漲。

導致通脹的原因很多,貨幣增發卻一直是個諱莫如深的話題。溫家寶和戴相龍先後承認這一點,其實是對當前事實無奈的結果。關於貨幣增發有兩個概念,首先是新增信貸,2009年的新增信貸超過了10萬億,2010年這個數有所縮小,但也達到了7.95萬億。兩年加起來近18萬億的新增信貸,超過了以往任何兩個年份的總和。在這個史無前例的數字背後,巨額貸款除去投向了4萬億刺激經濟計劃外,其余的部分,也是占到大頭的部分,多在最終流向了虛擬經濟。

5年新印15萬億鈔票

第二個概念是開機印鈔票。2011年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為75.81萬億元,同比增長16.6%,比上月末高0.9個百分點,但比上年末回落了3.1個百分點。同期,一季度GDP和CPI的增幅相加為14.7%。兩相比較,M2增速超過後兩者總和1.9個百分點。這個數按一般意義理解,落在了可容忍的超發區間,屬於正常範圍。但往前看,據前央行副行長吳曉靈提供的數據,2008至2010年,M2多數時候增速超過20%,平均下來超出GDP和CPI增幅9個百分點。盡管無法確切測算出這兩年央行開機印鈔票的確切數字,但M2的實際增幅擺在那裡,還是有人毛估出,僅到去年9月,央行超發的基礎貨幣,也就是開機新印出來的鈔票,大約為20萬億。

20萬億是怎樣得來的?根據銀行法,央行並無權增發鈔票,但是,央行事實上有一個不斷執行的增發機制,即中國每增加1美元外彙儲備,就按照當前彙率,向國內市場增發等量的人民幣。截至去年9月,中國彙儲數字為2.6萬億美金,按1美元兌人民幣8.7元到6.6元的彙率計算,央行共增發了20萬億元人民幣的基礎貨幣。現在,中國彙儲又激增至3.05萬億美金,即使按6.5的彙率計算,央行也要新印2.63萬億元的人民幣鈔票。據國家外管局的數字,中國彙儲是在2006年10月超萬億水平,再考慮彙率水平前高後低,總量為22.63萬億的新增基礎貨幣中,至少應有近2/3,也就是約15萬億元人民幣是在近5年新印發的。

貨幣濫發導致通脹

人們常說中國流動性太多,甚至泛濫,但流動性到底是多少,始終缺少清晰的數字。18萬億新增信貸,15萬億新增基礎貨幣,這樣兩個大數應該是流動性的主要組成。央行副行長易綱早在1991年就曾提出貨幣化理論模型,解釋為什麼中國的貨幣增長率遠大於GDP增幅與CPI增幅之和。易綱的研究結論是,超量的貨幣最終被商品市場化吸納,如果超量合適,就是高增長低通脹;如果超量過大,首先要遭遇的,就是高通脹。

不幸的是,現在的中國經濟正碰到了超量過大時期。今天的高通脹,實際是前兩年貨幣濫發的結果。當年為刺激經濟,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很必要,但問題出在實施過程中,這一政策變成了極度寬松,以至現在覆水難收。而高達3.05萬億的彙儲,其實早已不是幸福,而是一個壓在雙肩上的沉重包袱。更在不好彩的是,眼下的中國,還偏偏碰上了美國又一輪的量化寬松,國際大宗商品幾乎只漲不跌。

由此看,要管住通脹這只老虎,很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