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電研氦氣冷卻
2011年03月21日
為確保減排目標,內地對再生能源及清潔能源均有規劃,其中核電作為低排放能源之一,在規劃中佔不少比重。事實上,內地發展核電只有 20至 30年,目前已投入運作的核電廠,正在使用的核電技術大部份為第二代,與福島核電廠相同,但正在規劃的核電廠則大部份使用第三代技術。
內地核電發展始於上世紀 80年代,目前已投入營運的裝機容量 1000萬千瓦,按原本規劃,至 2020年,內地核電裝機容量將超過 8000萬千瓦,換言之,未來 10年目標升逾 7倍。
裝機量原計劃 10年升 7倍
從地理發展佈局,按國家能源局的思路,優先安排沿海核電建設,主要位於浙江、江蘇,廣東及海南等省分。不過,隨着中國對新興能源的支持,內地省分亦磨拳擦掌加入核電大家庭,至今內地包括已營運、在建及籌建的核電站項目總投資達 1.8億元人民幣。
至於技術方面,內地目前營運的核電廠,大部份均與日本福島核電廠相同,屬第二代核電技術。所謂第二代技術,乃為反應堆配上內安全殼。及至 07年,中國決定引入美國西屋公司的第三代核電技術,主要分別在反應堆上方,頂着多個千噸級水箱,一旦有緊急情況,只利用地心吸力及物質動力,就可驅動核電廠的安全系統,冷卻反應堆爐心,且內外都有安全殼。
第四代技術 可防爐心熔化
不過,第三代核電技術主要由外國掌握,促使內地自行發展第四代核電技術。 03年,中國自主研發的 1萬千瓦高溫氣冷實驗堆,實現滿功率運行,為中國首座第四代核電實驗電站。
相對於第二及三代技術,第四代技術主要是利用氦氣( Helium)作為冷卻劑,在高溫下,利用自然對流方式來控制反應爐,反應爐心亦較大,易於散熱,因此毋須用水冷卻,便可防止反應堆爐心熔化。內地首座高溫氣冷堆(第四代)示範電站,預計在山東省榮成市建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