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災後困境系列之一

火力發電不環保

再生能源未成熟

核電難被全取代

 

資料及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事故,引起各國政府重新研究自身核電發展,慎重考慮安全問題,不過,專家認為,在節能減排的大氣候下,能源發展不可能走回頭路,可再生能源發展仍未成氣候,核電仍不能完全被取代。

記者:張活儀 陳韻妍


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陳竟明指出,日本核危機越演越烈,短期肯定會影響核電發展,但相信核電發展長遠會繼續下去,因很多歐洲國家早已研究核電,事實上 今次出事的核電廠 40年前興建,當時的安全標準與現在不同,加上目前出事除涉及天災,還因管理不善,相信今次事故讓大家重新評估核電安全。

核電發展將減速

京華山一分析師李玉麒不約而同地認為,核電始終不可完全取代,今次日本核電廠爆炸,相信只會令核電發展不如之前般快速,且政府在清潔能源的目標比例上,再生能源部份比重可能增加,核電比重則有機會減少,但從能源來源上,仍需要有核電成份存在。

不過,可再生能源發展歷史較核電為短,以目前發展而言,尚未成氣候。三星證券分析師趙永輝認為,風電仍未完全連接上網;太陽能則成本高昂;水電資源亦有限,可見再生能源發展局限仍較大。陳竟明亦認為,現時風電及太陽能都不能取代核電,因兩者發展仍屬初步,「遠水不能救近火」,故要解決能源問題,最終還是選擇節能,避免能源使用過度。

 

煤發電製造致癌金屬

中文大學化學系教授余濟美亦指出,太陽能板價格昂貴,風電又只能小規模應用。不過,單單比較風電及太陽能兩種新能源,他認為,太陽能發展更具潛力,主要由於生產薄膜太陽能板時所需的化學物質較少,發展前景又較多晶硅為佳。

 

而傳統能源如火力發電不夠環保,根據綠色和平的數據,每消耗 4噸煤發電,就會產生 1噸粉煤灰,而粉煤灰有 20多種對環境和人體有害的物質,包括可能導致神經系統損傷、出生缺陷甚至癌症的重金屬。


余濟美指出,以穩定性而言,核電是目前唯一可取代煤炭發電的技術,今次洩漏核輻射源於日本政府初期處理不當,加上核電廠已有 40年歷史,安全系數及冷卻系統與目前最近一代的技術有很大差別,因此今次核事故只會令未來核電發展更審慎,不會走回頭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