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東方電氣年凈利潤同比增近七成

011年03月30日   香港文匯報

【文匯網訊】東方電氣  (600875 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 于3月31日發佈2010年年度報告。年報顯示,受益於風電、核電等新能源產品銷售收入持續增長以及工程及服務銷售收入大幅提升,2010年東方電氣實現 營業收入380.80億元,同比增長14.6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77億,同比增長67.48%;每股盈利1.29元,同比增長 50%。另據年報披露,公司擬每10股分配現金股利1.3元(含稅)。


除2010年業績外,東方電氣在年報中還進一步強調了公司在產品結構及產業結構調整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公司新年度的發展展望。


結構調整卓有成效


公司董事長斯澤夫表示,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十一五”期間,東方電氣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加快核心業務發展,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 整,形成了高效清潔能源(包括火電成套設備、核電常規島設備及燃機)、新能源(包括風電、核電核島設備)、水能及環保(包括水電成套設備、環保)、工程及 服務業(包括工程項目及電站改造項目等)四大核心業務板塊。發電設備產量從2005年的2028萬千瓦增至2010年的3441萬千瓦,年均增長率 12.6%;營業收入從2005年的163億元高速增長至2010年的380.8億元,年均增長率19.0%。公司盈利能力不斷增強,經濟效益也進一步提 升,實現了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據了解,在2010年實現的營業收入中,公司高效清潔能源佔比54.23%,新能源佔比25.31%,水能及環保佔比7.87%,工程及服務業佔比 12.59%。核電、風電等新能源產品銷售份額不斷提升,顯示出公司近幾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所取得的實質性成效。公司董事會秘書龔丹 指出,公司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由17.00%上升到19.93%,上升了2.93個百分點,這主要得益於公司產品結構調整以及降本增效工作取得的實效。


充足訂單彰顯實力


據悉,2010年度東方電氣新增生效訂單約500億元,其中出口項目17億美元,佔22%。新增訂單中,高效清潔能源佔43%、新能源佔25%、水能 及環保佔4%、工程及服務業佔28%。截止2010年末,公司在手訂單超過1400億元人民幣,其中:高效清潔能源佔63%、新能源佔16%、水能及環保 佔10%、工程及服務業佔11%。在手訂單中,出口項目佔16%。龔丹表示,訂單結構的繼續完善為公司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打下了良好基礎。


在國際市場上,公司簽訂了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在越南承攬的規模和金額最大的工程項目:越南沿海一期燃煤電站項目2×622MW總承包合同;簽訂的波黑斯 坦納瑞(STANARI)1×300MW燃煤電站項目總承包合同,成為東方電氣國際化進程中的又一里程碑標誌。特別是與印度KSK公司簽訂166台1.5 兆瓦直驅式風電設備供貨合同,實現了公司風電設備的首次批量出口。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合同的簽訂,為東方電氣樹立了良好的國際市場品牌,為公司風電出口奠 定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2011年:開好局,起好步


據公司董事會秘書龔丹介紹,2011年,公司計劃完工發電設備產量總計3800萬千瓦。公司將緊緊圍繞“十二五”發展規劃,開好局,起好步,確保公司 經營發展實現新的跨越,銷售收入保持進一步增長。在市場拓展方面,將進一步加強市場開發維護的戰略部署,大力開拓海外市場;在品質管理方面,將持續推進品 質改進,著力形成良好的東方電氣特色的品質文化;在技術創新方面,將進一步開展研發設計製造技術攻關,為增強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綜合競爭力和持續盈利能力打 下堅實基礎。


公司董事長斯澤夫先生就此表示:“展望未來,站在嶄新的發展起點,面對“十二五”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深感重任在肩。公司將切實轉變增長方式,做精做強 發電設備主業,持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有效配置發展資源,不斷提高管理水準,提升綜合經營實力,重視資本市場發展,為把公司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 一流重大電力設備技術裝備企業而努力。”

韓國寸土不讓 中國拱手相讓

文章來源:東方日報 神州觀察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當全世界為日本天災伸出援手之時,日本當局卻以怨報德,公然在領土爭議問題上挑釁鄰國。面對日本發爛渣,中韓兩國政府的態度截然相反,令人感嘆。

日本文部省日前發布新版教科書,將分別與中韓兩個存在爭議的釣魚島和獨島納入日本國土。在中韓等國伸出援手的敏感時刻,日本政府居然還有閒情逸致挑釁中韓,如此恩將仇報,又怎能讓各國再灑同情淚?
中國有句古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日本今次不僅是失道,而且完全喪失理性,只會被世人唾棄。難怪日本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說,今次大地震是對日本的天譴。受了傷尚且如此囂張,如果療好了傷,日本豈不是要重新發動世界大戰?
面對挑釁,韓國針鋒相對,未因日本大地震就心慈手軟,韓國當局傳召日本大使抗議,並開始在獨島興建直升機場,民眾對日本的地震捐款也偃旗息鼓。韓國上下愛恨分明,同仇敵愾,在主權面前沒有任何溫良恭儉讓,血性與骨氣令人肅然起敬。
事實上,獨島早已完全處於韓國控制之下,不僅設立了地方政府,而且有上千名韓國人登記了該地戶籍。在韓國看來,日本不要說向獨島伸手,就連張口說說都被視為對韓國主權的嚴重侵犯。

援助救災 中國尷尬

相反,中國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一味忍讓退縮,日本修改教科書,至今仍沒有見到中國外交部傳召日本大使抗議,並予以反駁,更遑論 採取針鋒相對的反制行動。當局口口聲聲釣魚島是中國領土,但為何不將其收回呢?如今日本遭受天災,傷痕纍纍,仍然不依不饒的挑釁,正是天賜良機,中國為何 不出兵呢?
更令人氣憤的是,日本大地震導致柴油汽油高度緊張,中國政府宣布無償捐助兩萬噸柴油與汽油,日本沒汽油運輸物資,但卻有汽油派艦船和直升機到中國東海油氣田附近耀武揚威!中國援助日本汽油,完全是自取其辱,猶如妓女補貼嫖客,讓其養好身子再來嫖。
有統計顯示,中國援助日本抗震物資在世界各國中居首位,但日本居然還要求中國自行運輸到災區,分派到災民手中。有人說,中國給日本送去衞生紙還不夠,還得幫日本人擦屁股,中國人的服務真是世界一流啊!如此比喻可謂一針見血,形象地刻畫了中國的尷尬地位。

東方電氣:業績超預期,陰霾過後是晴空

業績超預期源於毛利率大幅提升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達到25.7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3.96%,超出我們的預期,主要原因在於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3.03個百分點,達到20.22%。


公司毛利率大幅提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核電邁出虧損,開始貢獻盈利;
(2)風機實現規模化生產,同時產品結構向大容量產品轉變,提升風機盈利能力;
(3)火電業務逐步向毛利率較高的高效清潔能源產品轉變。

未來國家核電建設進程若不推遲,我們預計公司核電業務貢獻將逐步加大,盈利能力也將進一步增強,公司綜合毛利率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在手訂單突破1400億元,未來業績增長有保障


2010年公司新增生效訂單約500億元,較去年同期新增568億元略有下降,我們推測公司新增訂單同比略有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公司火電訂單下滑幅度較大,未來公司或將通過國際市場的開拓來彌補國內訂單下滑的影響。目前公司在手訂單超過1400億元,按照公司2010年380億元的收入計算,同時公司未來還將繼續加大拿單力度,公司未來三年業績有保障。


國際市場取得突破,將有效抵消國內火電增速下滑影響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出口收入43.61億元,較去年同期3.4億元大幅增加了40.21億元,國際市場收入占公司總收入比重增加到11.60%,對公司的貢獻逐步增加。報告期內,公司簽訂了越南沿海一期燃煤電站項目2×622MW 總承包合同,該合同是迄今為止國內企業在越南承攬的規模和金額最大的工程項目,表明公司在國際市場影響力有了顯著提高,同時公司還簽訂波黑斯坦納瑞 (STANARI)1×300MW 燃煤電站項目總承包合同,國際化進程取得了重大突破。2010年公司出口訂單新增17億美元,占公司新簽合同之比達到22%,截止到2010年底,公司出口在手訂單達到220億元以上,占公司在手訂單之比達到16%,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目前公司出口訂單主要是火電總包訂單,在國內限制火電發展的背景下, 公司成功開拓國際市場,未來國際市場的增長將有效抵消國內火電增速下滑的影響。
 

陰霾過後是晴空
 

由於受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影響,國內核電的發展前景也被蒙上一層陰影,國家也開始重審核電規劃,核電發展前景模糊。我們認為,福島核電站對於國內的影響應該主要是心理層面的風險,未來國家若據此修改核電規劃,將可能使得規劃的能源結構中火電的比例上升,導致2020年的碳排放目標可能失守,對於國家長遠發展來說將得不償失。

我們認為應該理性看待福島核電站事故:

(1)從技術層面看:國內核電站技術優於福島核電站,安全性更高;

(2)從服役年齡看:福島核電站是超齡服役,存在較大安全隱患,而國內核電站服役年齡尚短;


(3)從國家重視程度看:我們國家歷來非常重視核電站的安全問題,在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後, 國家對核設施作出全面檢查,進一步排除安全隱患,安全系數進一步提升,而福島核電站是在日本政府在超出服役年限之後一再作出延期服役決定,最終釀成事故。

我們認為在“十二五”開局之年,碳排放壓力巨大,國家或許會更加看重延緩核電建設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在經歷短暫的痛苦抉擇之後,核電或將重現生機。

研究員:王力    所屬機構: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再看中國南車(1766)

已和中國南車(1766)分開了一段日子了...

http://yokiokay.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06.html

而在近日,中國南車(1766)也公佈了其業績:

《公司業績》南車<01766.HK>全年多賺50% 末期息4分

中國南車<01766.HK>公布,去年12月止年度,純利增長50.83%至25.31億元人民幣(下同),每股盈利21.38分,末期息維持4分。

收 入增40%至639.12億元。動組車收入增84.4%至146.28億元,機車收入增27.77%至180.19億元,城軌收入增63.66%至 71.75億元,客車收入降6.66%至42.2億元,貨車收入25.33%至72.63億元,新產業收入增74.2%至86.07億元。

稅後利潤增53.59%至32.5億元,期內新簽訂單900億元。毛利增53%至109.6億元,毛利率增1.45個百分點至17.16%。

12月止集團未完工訂單逾1000億元,其中動組車訂單700億元,海外訂單約130億元。持有現金137.7億元,負債比率62.03%。

有很多網友寫E貓給我,大概都是問有關我對這隻股現時的看法是怎樣?
中國南車(1766),我可以好肯定,這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企業,中長線一定是向好的!

而最近公佈的成績,大概都是我意料之內,亦都是很多投資者意料之內,所以不算是什麼驚喜,當然,亦不見又很大的失望吧!

在2010年,該公司每股盈利是21.38分,這個數字,應該是人民幣來的,所以折合港幣大概是$0.26左右!

以我的思維,我以以下的因素作為衡量中國南車(1766)這一間公司的股值,當中包括:

1.市場進入障礙
2.行業獨特性
3.市場增長趨勢
4.公司類形(即央企,國企或民企)
5.公司的研發能力及創新能力
6.公司利潤的穩定性
7.公司在行業的壟斷性

在以上數點,我都給予中國南車(1766)很高的評價,所以給這間公司股值30-35倍PE!

在投資上,25倍PE已是一個很有參考價值的數字,因為25倍PE,換算出簡單的回報率,應該是4厘,而香港的物業的回報率,大概都是4厘左右上落,所以如果有一間公司,如果沒有任何優勢比持有一層香港物業為佳,理性來說,這間公司是不值得以超過25年回本期的價值去投資,否則為何不持有物業?

所以25年PE,或25年回本期,是一個不錯用來作比較的數字!潛質較高的投資項目,我們可給予高於25倍的PE,反之,當一個投資,涉及風險較高,質素較次等的,我們應要要求更高的回報率,即是要更短的回本期,即PE要低,才算是合情理的〔投資選擇〕!

因此,如果給予一項投資,超過25年的回本期,那麼這項投資,一定要有一些因素,相比持有物業更加優勝,才值得以更高的買入價格去投資!

在2010年,中國南車(1766)每股賺取港幣$0.26,我〔斷估〕2011年,該公司再有50%的盈利增長,那麼在2011年,該每股中國南車(1766)便可以賺取$0.39!

以市盈率30倍去〔估值〕,中國南車(1766)值

$0.39X30倍=$11.7

若以市盈率35倍去〔估值〕,中國南車(1766)值

$0.39X35倍=$13.65

這個數字,是假設今年有可以賺多50%,如果賺不到,那麼這個數字就要向下調整了!


由於每個人看股的〔估值〕都是不同,所以我再加多一個假設,在最差的打算,就是中國南車(1766)只值25倍PE,而公司在2011年的盈利只有30%的增長!
那麼中國南車(1766)的股價為:

〔$0.26X1.3〕X25=$8.45


此外,2011年,至今只是過了4分之1,所以以上的數字,應該是2011年底的股價數字,而現時的股值是大概等於:

25倍PE現時的股值:

〔($0.39-$0.26)/4+$0.26〕X25=$7.3


0倍PE現時的股值:

〔($0.39-$0.26)/4+$0.26〕X30=$8.7

35倍PE現時的股值:

〔($0.39-$0.26)/4+$0.26〕X35=$10.23


所以如果你當中國南車(1766)只值25倍PE,那麼現時中國南車(1766)只值$7.3,不過我覺得這個評價比較〔黑薄〕,因為只有一些盈利穩定,但勝在穩陣的股,才是值25倍PE,那麼同持有一層樓的風險,回報,增長比差不多!
所以〔中肯〕止來說,中國南車(1766)是值30倍PE,如果給予35倍PE,我又覺得太貴了,所以〔中肯〕價,中國南車(1766)是值$8.7左右!

以現時的股價,大概是$7尾-$8左右,其實是十分合理價格,所以不見得好筍,但向下的風險,又不是很大,因為唔係我先識計數,香港大把人都識計數,所以現價是差不多!

如果有機會補番先前的裂口,那麼就是一個不錯的中長線以上的入市位,因為如果股價回至$7邊,股價就算是好筍了!

而現時入市買中國南車(1766),我覺得值博率是一般,因為短線上,不見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YOKI WONG


從貼牌大國邁向品牌大國

2011年03月31日 10:47   來源:人民日報

哪些省市發明專利授權量位居前列?哪些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最多?
 
  剛剛發佈的2010年內地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十位省份、副省級城市和企業名單,引人矚目。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排名,這是一幅嶄新的畫卷,展示了各地和企業自主創新的熱烈圖景;這是一聲嘹亮的號角,催促人們你追我趕加快自主創新的步伐。 

  “十二五”,建設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階段,自主創新是高昂的時代旋律。 

  不久前,一個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展覽同樣引人矚目。“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匯聚了中國自主創新的最新重要成果。 

  胡錦濤總書記在參觀展覽時強調指出,完成“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發展的主動權,最根本的是靠科學技術,最關鍵的是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這個論斷,極富前瞻性、戰略性,指明瞭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基本路徑。 

  站在新起點,發展與轉型交織,機遇與挑戰並行,國內與國際相聯,我們該如何認識自主創新的重大意義,如何在開放的條件下自主創新,如何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這是加快自主創新不能不認真思索和探討的問題。 

  能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決定著中國能否實現從貼牌大國到品牌大國、從製造大國到創造大國、從經濟大國到經濟強國的跨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核心任務,抓住自主創新就抓住了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牛鼻子
 
  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上了一個大臺階,接近40萬億元,躍居世界第二。這是中國現代化歷史進程中的一座豐碑。然而,我們在為之欣喜的同時,也不能不看到這樣的現實: 

   中國仍然只是一個貼牌大國,而不是品牌大國。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擁有多少知名品牌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標誌。資料顯示,當今世界共有名牌商品約8.5萬種,其中90%以上的名牌歸屬於工業發達國家和亞太新興工業國家或地區;這些世界名牌佔全球品牌量不到3%,銷售額卻佔到50%左右。

  中國的貨物出口額已穩居世界第一,但所出口的商品中90%是貼牌產品,擁有自主品牌的不足10%。2010年,中國有54家企業進入了全球財富500強,甚至擁有了全球市值第一的企業,卻很難找到幾個全球叫得響的品牌。 

  貼牌和品牌的差別,直接體現在利潤上。一個芭比娃娃,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約10美元,在中國離岸價格僅為2美元,去掉1美元的管理費、運輸費以 及0.65美元的來料費,貼牌生產毛利只剩下區區0.35美元。而當這些中國製造的玩具貼上洋品牌返銷中國,立即身價倍增,一個芭比娃娃要賣到100多 元。品牌缺失,導致中國企業只能處在全球產業鏈的低端,辛辛苦苦“為他人作嫁衣”。 

   中國仍然只是一個製造大國,而不是創造大國。

  國際上通常將專利技術的擁有量作為區分製造和創造的尺規。我國有20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但中國製造的產品中,真正擁有核心專利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比重很低,“MADE IN CHINA”往往被視作缺少技術含量的廉價品。 

  中國雖然是製造大國,每年卻要花費6000多億元從國外進口重大製造設備。光纖製造裝備的100%,積體電路晶片製造設備的85%,石油化工裝備的80%,轎車工業設備、數控機床、膠印裝備的70%,都要依靠進口。 

  中國仍然只是一個經濟大國,而不是經濟強國。

  再大的數字除以13億,也會變成一個很小的數字。2009年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3650美元,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準的41.8%,在世界銀行統計的213個國家和地區中居第125位。而諸如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和消費關係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等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更 日益突出。 

  貼牌大國,製造大國,經濟大國,對今天的中國來說,都是了不起的成就,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我們從計劃經濟轉型,我們從貧窮落後走來。改革開放給中國插上騰飛的翅膀,但是騰飛也有一個過程,正如南飛的大雁不可能一下子就飛到溫暖的天地。短短30多年,中國就告別短缺基本實現小康,正奔向全面小 康。這已是世界經濟史上的奇跡。成為貼牌大國、製造大國、經濟大國的過程,是生產力大發展的過程,是就業增加生活改善的過程,是中國走向世界貢獻世界的過 程。這也是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但是我們不能只滿足於貼牌大國、製造大國、經濟大國,而是要看到差距和代價,要從貼牌大國走向品牌大國,從製造大國走向創造大國,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貼牌大國與品牌大國,製造大國與創造大國,經濟大國與經濟強國,差距凸現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凸現我國經濟發展後勁不足,凸現我國經濟發展方式不可持續。 

  “簡單模倣已沒有前途,貼牌生產難有豐厚回報,走別人的路只能永遠跟在別人後面。要避免受制於人,必須讓自主創新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核心內容。”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工業通用飛機有限公司總經理孟祥凱深有感觸。 

  創新是品牌的基礎,創牌就要創新。商海航行,品牌為帆。先進的技術,優良的品質,科學的行銷,造就優秀的品牌。而創新恰恰是最關鍵的支撐。技術 創新程度如何,決定了一個產品的性能高低、品質好壞,決定了一個產品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能走多遠,也就決定了一個品牌的興衰。不加快自主創新,我們就會在 貼牌中越陷越深,自主品牌就難以成長,品牌大國就遙遙無期。 

  創新就是創造,創造引領製造。製造什麼,怎樣製造,都離不開技術創新。一項重要發明可以培育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產業;一項核心技術可以救活 眾多企業,可以改變整個世界。沒有自主創新的製造,是缺少智慧的製造,拼的是汗水;沒有自主創新的製造,是價值微薄的製造,拼的是廉價勞動力;沒有自主創 新的製造,是受制於人的製造,拼的是資源和市場。不加快自主創新,不從製造大國走向創造大國,我們就會在全球產業鏈的價值低端長期徘徊,辛勤的勞動就不會 化成滾滾的財富。 

  創新就是力量,創新才能強大。經濟強國都是創新強國。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核心就是提高自主創新能 力。回望近300年的世界現代化史,正是依靠工業革命,才使英國這個孤懸一隅的島國,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成為跨越兩個世紀的世界發展領頭羊;正是信奉“專 利制度就是將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重視科技發明,才使美國抓住機遇躍居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創造第一生產力。沒有強大的自 主創新能力,沒有強勁的科學技術支撐,經濟大國就難以成為經濟強國。

  “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達到70%以上,這樣的國家可以說是依靠技術進步實現增長,是一個創新型國家。但中國目前只有不到40%是依靠技術進步實現的,仍然主要靠資金、資源和人力投入。” 中國工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呂政說。 

  缺少自主創新能力的發展模式,使我們付出了沉重代價。加快自主創新、促進轉變發展方式刻不容緩。 

  科技部部長萬鋼說,進入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推動科技進步、堅持創新驅動,不僅是中國走向現代化強國的必由之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抉擇,更成為新時期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客觀要求和核心任務。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結構調整的強勁動力
 
  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任務艱巨,新興產業亟待發展。技術進步是產業結構升級優化的催化劑。加快自主創新,可以讓傳統產業重新煥發青春,並催生新興產 業,特別是先導性、支柱性的戰略新興產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有利於擴大國內需求,改變過度依賴出口的狀況,使經濟發展走上良性迴圈的軌道;也有利於促進 外貿轉型升級,提高對外開放水準。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改善民生的有力保障 

  一個產品,從它的創造到最後的銷售,附加值呈“高—低—高”,人稱“微笑曲線”。發達國家更多地在兩端佔據優勢,而中國則身處中間。在這樣一個 位置上,不僅拿不到高額利潤,而且外界一旦有風吹草動,總是最先被擠壓,中國大量廉價勞動力成為代工企業拼命壓縮成本的受害者。加快自主創新,提升產品技 術含量和價值量,提升中國在世界產業鏈中的位置,才能增加企業利潤和社會財富,為改善民生提供雄厚物質基礎,才能讓民眾更多地分享財富,更好地改善民 生。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節能減排的根本途徑
 
  2009年,我國經濟總量佔全球的8.6%,卻消耗了世界46.9%的煤炭和10.4%的石油,能源消費總量佔世界的19.5%。中國成為世界 工廠,給全球貢獻物美價廉產品的同時,也大量消耗著寶貴的資源能源,損害著脆弱的生態環境。一些發達國家卻把節能減排作為遏制我國發展的一張牌,一方面要 求我國負擔超過承受能力的節能減排任務,另一方面卻在節能、環保、低碳技術方面對我國實行壟斷。加快自主創新是最大的節能減排。開發利用資源節約和綜合利 用技術、綠色低碳技術,淘汰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落後技術,才能釜底抽薪,真正實現節能減排。 

  “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要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 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強大動力。這“五個堅持”都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密切 相關。貫穿“五個堅持”的紅線、統籌“五個堅持”的綱,就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轉變發展方式的主要途徑,又是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標誌。抓住自主創新,就是抓住了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牛鼻子,就能推動我國從貼牌大國走向品牌大國,從製造大國走向創造大國,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 

  一般技術可以引進,但重大核心技術買不來。中國不可能買來一個現代化,也買不起一個現代化。自主創新是中國技術進步的主要路徑。在全球化時代,自主創新也要充分利用國際科技資源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僅是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必然選擇。 

  在全球化時代,生產要素在世界範圍內流動,經濟資源在世界範圍內配置,技術的出口和引進也越來越普遍,為什麼我們還要堅持自主創新? 

  先說一個現實——

  對外技術依存度,顯示著一國的技術自給水準。據工信部介紹,我國對外技術依存度達50%以上。這說明我國技術自給率低,較多依賴進口。而發達國家均在30%以下,美國、日本則為5%左右。

  再看一個現實——

  多年來部分企業似乎陷入一道魔咒:引進—落後—再引進—再落後。創新能力越弱越依賴引進,越依賴引進則創新能力越弱,自身消化吸收不良創新不夠,導致不斷重復引進。


  2009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技術引進經費和消化吸收經費之比是2.3:1,而發達國家一般為1:3以上。 

  還有一個現實——

  始於改革開放初期的“以市場換技術”,吸引大量外資帶入先進設備和技術,彌補了國內不少行業的技術短板,使產業水準整體提升,在市場上“收復失 地”,比如國內通信業。但同時,有的行業也面臨“技術沒換多少,市場卻被丟掉”的尷尬。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信守承諾大幅度開放市場,“以市場換技 術”的空間已十分有限。

  “真正重大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靠自主創新。”許多企業家痛定思痛。 

  當年,中國從日本新日鐵公司引進了世界一流的技術,建設了上海寶鋼;今天,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鋼鐵生產大國。一位歐洲鋼鐵公司總裁直言不諱:“如果繼續向中國鋼鐵企業轉讓新技術,我們自己就會沒飯吃!” 

  科學無國界,知識可共用;技術有產權,轉讓費思量。一國的重要技術成果首先服務本國企業、服務本國發展。當今世界技術貿易發展很快,但核心技術 特別是關係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重大關鍵技術,並不容易買到。設置技術壁壘,壟斷關鍵技術,往往成了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施壓的手段。你想買關鍵技術,對 不起,涉及國家安全,沒門!儘管有些國家貿易逆差很大,你想從他那裏進口本國急需的一些關鍵技術設備,以平衡貿易,他卻不賣給你。 

  在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不可能大量買到急需的重大關鍵技術。中國買不來一個現代化,也買不起一個現代化。現代化的進程 是技術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技術進步任務繁重,技術需求強度很高,而經濟底子薄,財力有限,不可能什麼技術都靠引進。


  更為緊迫的是,國際金融危機後,主要國家競相搶佔未來發展戰略制高點,國際經濟技術競爭更加激烈。發達國家更倚重知識產權、更傾力技術研發,加大對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的開發力度,以維護在全球分工中的既得利益和絕對優勢。跨國公司坐擁主要技術資源,控制著全球90%的技術發明、80%的技術轉 讓、50%的研發支出,有些單個大跨國公司的研發經費就超過了多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總和。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加快自主創新,既關係當前,又關係長遠;既關係經濟發展,又關係國家安全;既關係我國自身發展,又關係我國國際地位。只有 立足自主創新,構建既有“軀幹”又有“頭腦”的創新型國家,才能縮短差距,避免受制於人;才能抓住機遇,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牢牢掌握髮展主動權。 

  中國需要自主創新,但是自主創新並不是重新關起門來,什麼都要自己從頭搞起。在全球化時代,自主創新要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資源。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經濟學家成思危認為,自主創新不是在封閉的系統裏創新。任何創新都是建立在別人的基礎上,如果把自主創新理解為排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那是狹隘的、偏頗的。堅持擴大對外開放與自主創新,並不矛盾、並不對立。 

  在開放中推進自主創新,我們存在現實的需要——

  自主創新不等於完全靠自己創新,它包括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在引進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消化吸收進行再創新,是後進國家趕超發達國家的一條捷徑。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研究中心主任何偉文認為:“理論上講,任何技術我國遲早都有能力獨立研發出來並轉為生產力,但問題在於時間,尤其是人家在這個時間差裏也許又跑到新的前沿。” 

  站在巨人的肩上前進,才有機會成長為巨人。汲取整合國際優質科技要素,可以儘快提高自己的技術水準、創新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自主創新具有鮮明的全球性、開放性。 

  在開放中推進自主創新,我們面臨有利的機遇—— 

  當前,跨國公司的技術研發全球化,成為繼貿易、生產、金融資本全球化之後世界經濟的一大新趨勢,主要跨國公司的研發活動有1/3在海外進行。 

  截至2010年底,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地區總部、研發中心逾1400家,全球研發開支最多的企業半數以上在華落子布陣。中國在跨國巨頭全球棋局 的位置正從生產中心、市場中心上升為研發中心、戰略性發展中心。作為集聚生產要素的資本,外資企業在創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示範帶動和技術溢出效應,是新 產品、新技術擴展的一大源頭。 

  中國政府明確表示,所有在中國依法註冊的外資企業都享受國民待遇,包括他們在中國設立的研發中心,創新的各種產品都視同於中國的產品創新;鼓勵 自主創新的政策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不會把外企排除在外。對於外商來說,這是無法抗拒的“中國引力”;而對於中國來說,這是在科技高端與跨國公司同臺共舞 的一次良機。 

  在開放中推進自主創新,我們擁有巨大的潛能—— 

  時速486.1公里!2010年12月3日,由中國南車集團研製的和諧號380A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刷新了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度。 

  從跟跑到領跑,短短5年間,中國由高鐵技術的輸入國一躍成為輸出國,演繹了自主創新的“中國速度”、“中國標準”。“高鐵模式”的成功,在於始 終以引進為起點,以再創新為目標,全方位消化吸收發達國家的技術營養,在最先進的資源平臺上自主創新,確保了關鍵技術不受制於人,並拉動整個產業鏈升級。 

  一批企業已經積累了開放式創新的經驗,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原始創新、集成創新有機結合,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在相關領域佔上了技術制高點。 

  “歷史中有屬於未來的東西。”實踐反復證明,對外開放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必不可少的條件。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在世界潮流之外獨立發展,任何發展 機遇都是從內外因素相互作用中產生出來。加快自主創新,不僅要發揮自身優勢,也要借助外部力量,充分吸收全球創新資源和科技成果,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 源”。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創新動力不足、創新能力不強,是當前企業面臨的兩大突出問題。加快自主創新,關鍵是要建立有利於企業創新的社會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使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並深化產學研結合,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 

  連續6年蟬聯中國企業專利申請數量第一,連續3年蟬聯中國發明專利申請數量第一;目前年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比重超過10%,研發人員比例為 46%,與全球無線網路設備老大愛立信相當;2008年在全球專利申請公司排名榜上首次名列第一;2010年在全球無線網路設備廠商排名中,以20.8% 的全球市場份額,再度擊敗了諾基亞、西門子,奪回了第二的位置。

  從20多年前註冊資金僅有2萬多元的小公司,到如今世界電信業的參天大樹,華為公司憑藉著高強度的研發投入、獨特的創新文化,努力發展自主創新技術,衝破了國外通信設備巨頭的壟斷,在強手如林的國際市場為中國贏得了聲譽。 

  自主創新成就了華為的輝煌,也告訴人們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是經濟的微觀基礎,是社會生產力的載體。企業身在市場,是產品的開發者,最知道市場需要什麼,用什麼樣的技術開發和改進產 品,滿足消費者的需要。企業身在產業,是生產的組織者,最知道急需什麼技術,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企業身在實踐,是技術的 應用者,最知道如何把技術應用到生產中去,把技術化作現實生產力。離開了創新,企業生產就無法持續,離開了創新,企業就無法滿足市場需要;離開了創新,企 業市場競爭力就無法提高。企業缺乏活力,整個經濟都不會興旺發達。 

  創新的動力是需要,創新的目的是應用。科技的主戰場在經濟,技術創新的主體在企業。一個國家自主創新能力高低,不僅要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創造 了多少科技成果,更要看廣大企業是否成為創新的主力軍,看產學研是不是真正結合起來,看科技成果能不能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只有企業成為主體,自主創新的力 量才會生生不息,自主創新的成果才會源遠流長,整個國家的科技面貌才會煥然一新,創新型國家才會有強大基礎。 

  我們有一批華為這樣的創新型企業,我們從中看到了企業自主創新的巨大潛力。但是從整體上來說,我國企業還遠沒有成為創新的主體,在通往創新主體的道路上步履艱難。 

  2009年,全國開展研發活動的工業企業比例為8.5%,研發經費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為0.70%;大中型工業企業中有發明專利授權的僅佔4.7%,約3家大中型工業企業才有1件授權發明專利。

  這組來自《第二次全國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資源清查公報》的數據,暴露出我國企業當前存在的兩大突出問題:創新動力不足,創新能力不強。 

  “企業的技術創新是一种經濟行為,而獲取利潤既是企業的生存之本,也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只有在技術創新能為企業帶來利潤的前提下,企業才願 意投入人力、財力、物力去搞創新。”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教授認為,由於技術創新的投資很大、風險很高、回報週期偏長,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創新環 境,讓有志於創新的企業獲得可觀的利潤,誰願意去冒這個險呢?“目前我國鼓勵創新的環境還不完善,在制度、政策、市場、產學研合作機制等方面還存在許多現 實障礙,致使許多企業不願創新、不能創新,甚至不敢創新。” 

   ——重眼前輕長遠,企業不願創新。 

  許多企業缺乏打造百年老店的長遠眼光,只看眼前,搞短平快,賺一把是一把,捨不得下力量投入自主創新。不用說勢單力薄的中小企業,就是一些財大氣粗的大企業也是如此。 

  重眼前輕長遠,背後是企業的價值導向問題。

  某市一家研製生產新式電熱水器的高科技企業,一度被樹為轉型升級的標桿。然而這家企業卻在去年出人意料地轉行,搞房地產去了。該企業的負責人向 記者訴苦:“鼓勵自主創新,常常是雷聲大、雨點小。市裏的大小官員整天忙著招商引資,對房地產、鋼鐵、水泥等投資大、來錢快的大工程、大項目敬若神明,要 貸款有貸款、要土地有土地,我們卻因為塊頭小、交稅少,要什麼都難!” 

  “有什麼樣的指揮棒,就會有什麼樣的政府行為。”一位“全國百強縣”縣長告訴記者,一些地方之所以“不待見”自主創新,主要是以GDP增長為主 要政績指標的官員考評機製作祟。企業搞技術創新不僅風險大、不確定因素多,而且是典型的“前任栽樹後任乘涼”。相比之下,通過招商引資,蓋房子、上項目, 不僅對GDP增長貢獻又快又大,更容易彰顯政績。 

  在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鄭新立看來,一些國有企業之所以自主創新的積極性不高,考核機制是首要原因。現在對國企領導班子的考核指標,核心是 資產的保值增值,以及當年利潤的實現,沒有把因技術創新所帶來的無形資產增值包含其中,更沒有把技術成果列入企業的考核範圍。這無形之中導致了企業決策的 短期行為。 

  民營企業在改革中崛起,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巨大,但發展中存在的種種障礙,社會上存在的仇富情緒、原罪指責,使不少民營企業對發展前途缺乏信心,不想打造百年老店,做大做強,自然也不願搞自主創新,承擔風險。 

   ——缺少人才、資金、市場支援,企業不能創新。

  自主創新靠人才。我國中小企業眾多,普遍缺少技術人才,想創新,沒力量。一些國有大企業人才濟濟,如何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仍需完善體制機 制。現在,大學畢業生願意到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工作的人越來越少,即使是工程領域的博士畢業生,也只有少部分人畢業後選擇到企業工作。 

  創新就要投入資金。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反映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融資難。當前我國風險投資體系、社會資本供給機制尚未形成,一些商業銀 行對中小企業和大企業,在融資上是“冰火兩重天”。雖然近年來設立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推出了創業板,一些地方推出了科技銀行和知識產權質押貸款, 但由於“僧多粥少”、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難、風險管控難等原因,中小企業融資依然困難重重。 

  困擾科技型企業的另一大難題,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開發出的新產品難以推廣,越是創新價值高、帶動性強的新產品,推廣起來越是難。“這樣的產品由 於價格較高,而且之前都沒使用過,用戶不太放心,推廣應用的難度不比研發小。”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王恩東道出了許多科技型企業的“創新煩惱”:“如果企業 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研發出的新產品得不到很好的應用,企業的創新動力就會大大受挫。” 

  ——倣冒侵權,企業不敢創新。
 
  創新離不開知識產權保護。當前急需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堅決打擊假冒侵權行為,依法保護創新者的合法權益。在一些地方,你創新,我倣冒,成了 某些人的生財之道。創新企業的新產品剛上市、甚至尚未上市,就遭倣冒。當受害者打官司時,一些部門卻從地方保護出發,和起了稀泥:大家都是鄉里鄉親,有福 共用嘛。“共用”的結果,就是誰也不願意再下本錢搞創新! 

  創新須創環境,環境支撐創新。創造有利於企業創新的社會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培育創新文化,落實完善創新政策,支援企業長遠發展,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確是當務之急。 

  強調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並不等於企業關起門來,並不排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自主創新中的重要作用。 

  我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眾多,廣大科研人員多年拼搏,創造了一系列輝煌成果,對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功不可沒。加快自主創新,不僅要建立企業為主體 的技術創新體系,也要建立以高校和國家重點科研單位為主體的知識創新體系。高校和科研院所既要加強基礎研究和重大關鍵技術的研發,也要積極面向經濟主戰 場,支援企業自主創新。科研經費、科技人員、研發設備和科技成果等創新要素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現實,決定了產學研合作仍是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 內企業創新的重要途徑。 

  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如何?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的發言語驚四座:目前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大約在25%左右,真正實現產業化的不足5%,與發達國家80%的轉化率相距甚遠。 

  產學研結合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一是論文崇拜的評價導向,使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許多應用類研究成果局限于紙上談兵,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二是產學研合作的機制不順,導致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難以利益共用、風險共擔,合作成功者不多。 

  在政府引導下,以市場為導向,通過產學研相結合,把各種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使企業儘快成為創新的主體——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既是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主要路徑,也是建成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標誌。 

  激勵企業自主創新關鍵在體制機制,促進產學研有效結合關鍵也在體制機制。體制機制事關全局和長遠,解決體制機制問題遠比解決具體的技術問題更為 緊要。加大改革力度,儘快掃清創新道路上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培育有利於創新的良好環境,才能有效調動起更多企業創新的積極性。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任務重大而緊迫,挑戰巨大而嚴峻。跨進“十二五”,放眼中國自主創新事業,我們信心滿懷。 

  信心源自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胡錦濤總書記在2006年全國科技大會上的講話,指明瞭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方向: 

  核心就是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 

  必須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大力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著力突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技術,在若干重要領域掌握一批核心技術,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創造一批具有核心知識產權和高附加值的國際著名品牌。

  按照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方向,國家已出臺了一系列支援自主創新的政策措施,科技體制改革正在深化,激勵自主創新的環境正在形成,自主創新的成果正在涌現。“十一五”時期,自主創新碩果纍纍;“十二五”規劃綱要對加快自主創新又做出了新的部署。

  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創造了四大發明的古代輝煌,創造了“兩彈一星”的現代奇跡,創造了“神舟嫦娥”的當今成就,一定能在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上奮力前進,攻堅克難,用持續迸發的創造力,用源源不斷的創新成果,推動中國從貼牌大國走向品牌大國,從製造大國走向創造大國,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 實現國強民富的百年夢想!

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中國南車凈利25.31億元 高鐵訂單佔有率超60%

011年03月30日

3月30日,中國南車(601766.SH)發布年報,公司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649.09億元,同比增長39.9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 利潤為25.31億元,同比增長50.85%;基本每股收益為0.21元,同比增長50.00%。其中,中國南車控股50%的合營企業BST公司2010 年實現營業收入55.98億元,凈利潤10.45億元。

  中國南車稱,201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增長幅度將超過20%。同時,公司擬每10股派發0. 40元(含稅)。

  動車組收入領跑

  年報顯示,在各項業務中,動車組收入最“給力”。中國南車動車組板塊實現銷售收入(不含BST)146.84億元,較2009年增長84%。截 至去年年底,中國南車共交付高速動車組295列(360標準列),佔中國在線運營高速動車組總量的65%,累計已簽訂單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超過60%。

  除已交付的部分,中國南車去年新簽訂單約900億元,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公司未完工訂單超過1,000億元,其中動車組訂單約700億元(含BST公司約130億元),海外訂單約130億元。

  根據年報,中國南車自主研制的CRH380A新一代高速動車組,最高運營時速380公裏,創造486.1km/h的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目前,標準編組CRH380A高速動車組已在滬杭、武廣高鐵投入運營,長大編組CRH380A高速動車組將配備于京滬高鐵。

  隨著中國高速、重載鐵路的發展,市場需求持續大幅上升,機車收入顯著增長,中國南車機車板塊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80.86億元,較上年增長 27.89%;但市場對動車組的需求上升,壓縮了對普通客車的採購量,公司客車業務收入同比下降6.58%。由于公司的大力支持,風電設備等新產業業務收 入同比增長74.25%。

  城軌版塊超預期

  城軌版塊的表現令公司大為驚喜,年報中評價為“超預期”。受益于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迅猛發展,2010年中國南車城軌板塊實現銷售收入 71.9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3.39%。並且,2010年國內12個城市18個城軌整車招(議)標項目,中國南車獲得8個城市、11個整車招(議)標 項目,並進入首次開展城軌整車招標的寧波、鄭州、昆明、長沙四個城市,攬得六成以上訂單。

  中國南車根據相關政策預計,鐵路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12年全國鐵路營業裏程將達到11萬公裏,復線和電氣化率分別達到50%以上;到 2020年,全國鐵路營業裏程達到12萬公裏以上,其中客運專線1.6萬公裏以上,復線率和電氣化率分別達到50%和60%以上。

  城市軌道交通行業也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截至2010年,我國40余城市在建或籌建地鐵和輕軌等城市軌道交通設施,預計2015年建成總裏程將達2700公裏,投資總規模超過1萬億元。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市場。

中國南車業績低於預期 申萬仍維持買入

2011/03/30 10:46:40

中國南車公布2010年年報,公司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649.08億元,同比增長39.9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5.31億元,同比增長50.85%,合每股EPS0.21元。

申銀萬國表示,南車收入增長符合預期,但每股收益低於該機構原先預期的0.24元。

申銀萬國認為,中國南車四季度費用大幅增長導致業績低於預期。公司四季度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分別為4.10%和10.58%,環比三季度分別提升近2個百分點。公司的綜合毛利率仍提升至18.36%,前三季度分別為17.06%、16.60%和18.02%。

中國南車2010年新簽訂單900億元,截止2010年年底,在手訂單超過1000億元,動車組訂單700億元。申銀萬國按照預測的動車組交付進度,表示公司在手訂單能交付至2012年。因此明年收入增長穩定。

申銀萬國小幅下調了2011年和2012年EPS預測至0.33元和0.45元,維持“買入”評級。申銀萬國認為目前南車價格已進入適合投資的區間,建議投資者關注2011年下半年的動車組招標和海外高速動車組訂單的突破。

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板塊尋寶:國策庇佑中聯重科必買

2011年03月30日
臨近季結,基金粉飾窗櫥活動令人膽戰心驚,基金股輪流被洗倉,即使部份績優股,由於累積升幅已大,少不免被業界借機減磅,不過換轉另一角度,這亦可視作低吸買貨機會,特別留意年初 5隻必買股之一:中聯重科( 1157)。

中聯重科去年底上市,瞬即被基金重點招待,主要是公司食正內地基建黃金增長期,早前中央已落下軍令狀,確保今年要興建 1000萬套保障房目標,加上高鐵及各地大型基建陸續上馬,可造就這間內地第二大工程機械設備商脫穎而出。


去年中聯重科勁賺 46.7億元人民幣,高於招股書預測的 43億元人民幣目標。業績有 3個亮點,一是毛利率錄得可觀升幅,由前年的 25.7%改善至 30.4%,升近 5個百分點。期內收入增長 55%,純利則按年增長 91%,亦反映公司營運漸入佳境。

基金愛股貨源歸邊

二是重點業務增長強勁,混凝土機械及起重機械是中聯重科兩大支柱,毛利分別達 45億及 31億元人民幣,佔整體毛利 46%及 31%,按年升 1.2倍及 57%。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開發大西北及保障房上馬,將催谷建築機械市場保持強勁需求,摩通估計中聯重上半年機械定單增長超過 50%,工程機械業今年會是豐收的一年,揀行業龍頭絕對錯不了。

中聯重科末期息 26分人民幣,且 10送 3紅股,股價除淨後更容易炒起。彭博綜合券商預期,今明兩年盈利看升 32%及 27%,預測 PE降至 15倍及 12倍,較最接近的同業三一國際( 631),折讓 33%及 27%。

中聯重科上市至今備受大戶青睞,包括上市前引入索羅斯及淡馬錫入股,而掛牌後威靈頓( 8.98%)、瑞銀( 7.05%)、摩通( 6.01%)、 TIAA-CREF( 5.10%)及 Lonepine( 7.98%)相繼在市場掃貨,連同社保持有 9.13%, 11億 H股股份中,基金戶已佔約五成,貨源歸邊情況明顯,有利後市往上攀升。

技術上,中聯重科上市後一直沿升軌推上,昨日曾見 20.35元新高,獲利盤觸發股價倒跌至 19.10元。建議 19元附近入市,今年目標照舊睇 30元,跌穿 18.50元止蝕。

王昇
 

李嘉誠:派息高於通脹 已盡責任

長和留彈藥降派息比率

2011年03月30日

【本報訊】拖累長和系十年的 3G包袱終於卸除,長和系主席李嘉誠亦兌現去年承諾,長實( 001)及和黃( 013)雙雙增加派息。不過,每股派息金額雖然增加,但兩公司的派息比率則雙降,長和系主席李嘉誠表示:「派息比例少,係我預備用喺業務發展嗰度更加靈 活,亦都適合今日整個世界嘅政治同經濟環境。」


長和系昨日公佈截至 2010年 12月底止年度業績,長實派發末期股息每股 2.45元,較 09年同期增加 11.4%,和黃末期息 1.41元,增 16%。單計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持有 9.86億股長實計算,收息達 24.2億元。

李嘉誠收息 24.2億

增加派息反映對長和系業務充滿信心,被問及會否與去年一樣,於業績公佈後立即增持長和系股份,李嘉誠說:「我唔敢擔保,我講明白就唔公道。」不過,他表示會在適當時間增持。

對 於未來派息,李嘉誠稱,「對於派息會唔會增加,我相當樂觀,我記得我舊年都係咁講。(仲有機會再加?)我只講樂觀啫!聽日唔會加,睇業績,業績我哋都樂觀 嘅。」口中雖說樂觀,但比較 08、 09年度的長實及和黃的派息比率, 2010年度明顯遜色得多,長實去年度派息比率僅 25.81%,和黃則為 40.85%。對於派息比例減少,李嘉誠說:「我預備用喺業務發展嗰度更加靈活,亦都適合今日嘅政治同經濟環境喺整個世界。你睇我喺中期都無加息,末期加得多。我在 Chairman's Statement(主席報告)中已講,短、中、長期都好大信心。我唔肯講無乜把握嘅說話。」

資金預留作哪方面業務發展,李嘉誠未有言明,但對於全球政治及經濟環境,最令他憂慮是通脹風險越來越大。他在主席報告中指出,自 08年金融海嘯冲擊,世界各地經濟雖然持續改善,但美國進一步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加快經濟復蘇的同時,亦提高通脹風險,加上歐洲債務問題、中東政治形勢及日本嚴峻災情的影響,全球經濟仍面對不少挑戰。

估美未來一年不會加息

他昨日在業績記者會中亦表示,「未來一年,我唔相信美國會加息,通脹會繼續嚴重。」他指出,金融海嘯後,每個國家為求自保,都會採取較寬鬆的貨幣政策,雖然有關政策有利資金短缺的經營者,但同時亦會對其他國家帶來很多問題,不過,他認為亞洲區經濟將較其他地方為佳,尤其中國。他又說:「若能一方面生意盈利高於通脹,派息亦高於通脹,已盡了責任。」以昨日公佈的業績計,和黃全年派息 1.92元,該股昨收報 88.8元,即息率僅 2.2厘;長實的息率則為 2.4厘,兩者均不及本港 2月通脹率 3.7%。

瑞信證券研究董事梁啟棠表示,長和系減少派息比率,相信是想分多次調高股息而不一次過調高,此外亦預留資金作投資。至於何時投資,他預期不會今年進行,會待市況再作調整時才出手。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毋懼核安全問題 上電增核電業務比重

2011年3月29日

【明報專訊】日本核危機惡化令全球關注核電安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昨天又預期過往訂下的發展核電目標將會下調,消息令核電股大瀉,不過,上海電氣(2727)仍會增加核電的業務比重,認為核電發展是「大勢所趨」。

聯合會降核電發展目標

昨日核電股大幅下挫,上電以近全日低位收市,報3.68元,跌6.5%;東方電氣(1072)跌近4%至25.65元;中核國際(2302)亦低收3.2%,報5.4元。《第一財經日報》引述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魏昭峰說,中電聯原規劃在2015年,核電裝機達到4294萬千瓦的目標,現在看來很難達到,而2020年達到9000萬千瓦的目標,則可能至少調低1000萬千瓦。

中電聯去年發布的研究報告,預測今年開工建設首個內陸核電廠,2015年首台機組投產,但魏表示,遼寧、吉林、河南、湖南、江西等省原計劃加快核電站建設,但短期內應不會再提。報道指出,目前核電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佔比為1.12%。

中國是現時世界上發展核電最快的國家,繼國務院早前暫停審批新核電項目外,中電聯的評論無疑是核電業的又一打擊。

上電冀2013年 核電佔收入一成

不過,上海電氣核電管理部副部長繆德明表示,國務院現時是叫停未批出的核電項目,作詳細安全檢查,他認為是安全第一的做法,但強調並未有暫停全國核電的發展。

他在業績會上對記者透露,現時公司手上已獲批的核電相關項目總值約400億元(人民幣‧下同),核島及常規島合約各佔一半,將為今年至2013年提供收入。

財務總監俞銀貴表示,現時核電佔公司收入只有3%至4%,目標在2013年可達至一成。
 

株洲南車研發谷毛利

2011年03月29日

【本報訊】株洲南車( 3898)去年純利增 61%至 8.52億元(人民幣.下同),每股盈利 0.79元,末期息 0.305元。公司盈利增長主要受惠於內地加速城鎮化發展,惟株洲南車去年毛利率僅增 1個百分點至 37%,與 06年高峯期的 49%仍有一段距離,其董事長丁榮軍(圖)解釋, 06年的毛利率高企,主因是銷售規模不大,又剛推出毛利率高的安全裝備產品所致,故其實現階段的毛利率算是合理水平。

為提高毛利率,株洲南車將加大力度研發,加上行業的准入門檻高,而株洲南車又已建立品牌優勢,有利公司維持穩定毛利率。

而該公司的主要原材料為半導體,其首席財務官肖紹平指,其供應商主要來自日本南部,故對供應以及價格影響不大。

首季定單增長佳

內地鐵路規劃為株洲南車帶來巨大的市場需求,該公司目前手頭上仍有 09年與去年的定單尚未完成交付,今年首季定單增長亦不俗;另丁榮軍透露,株洲南車去年資本開支為 6億元,今年將增至 7億至 8億元,用以投資廠房以及發展風電設備。

老慒董陪老美叔叔探〔易撈伯伯〕

3月17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美交流基金會主席董建華與美國“確保美國未來能源”組織代表團,就新能源開發利用來到新奧集團參觀考察。省政協副主席崔江水,市領導王愛民等陪同考察。 



        “確保美國未來能源”組織是美國跨黨派非政府組織,成立於2005年,總部設在華盛頓,其宗旨是通過研究與教育影響美國政府決策,以減少美國對石油的依賴,確保美國未來能源的安全。此次到訪新奧的成員均為該組織主要成員,由美國前政要、退役將領、商界及學術界人士組成。此次是受中國人民外交學會邀請來華訪問的。


        在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的陪同下,代表團成員參觀了新奧能源創新體驗中心,仔細了解了整套煤基能源技術系統中,煤炭如何被轉化為合成天然氣、生物燃油等更為清潔的能源,在此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又如何在“微藻吸碳”環節完成吸收和轉化利用,從而實現減排目的。



        代表團一行還參觀了新奧光伏及國家重點實驗室——煤基低碳能源技術體系試驗中心和微藻生物吸碳技術的藻種培養室,與科研人員就新能源開發利用方面的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他們表示,在能源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今天,如何應對氣候變化並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解決煤炭利用過程中的環境污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新奧集團在煤炭地下氣化、煤催化氣化甲烷化等一系列新的煤炭利用新技術的研發,是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希望新奧能持續推動項目的發展,在現有研究成果及規劃基礎上不斷開拓。

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核隱患憂思點燃新能源產業動力

2011年03月25日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日本核泄漏引發全球核電信任危機,我國也暫停審批新建核電站,並下令全面檢查現有核設施,同時國務院宣佈將調整到2020年核電擴張計劃,核電板塊受此影響也開始不斷走低。但近期市場更多地表現為輕“危”重“機”,此次事故對新能源未來發展的結構將發生較大影響,對光伏、風電、水電等新能源的預期將進一步提升。 
 
  “十一五”期間,我國風能、太陽能、核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層次快速提升,產業政策體系逐步完善。未來5 年,在國家政策推動和新能源技術驅動下,我國新能源產業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另一方面,《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于2010年上報國務院待批,與“十 一五”不同,新能源產業不僅包括了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核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也涵蓋了清潔煤技術和智慧電網等新能源利用技術,以及煤層氣、天然氣 水合物等非常規油氣資源。概念和涵蓋領域的不同只是新能源產業的變化之一,更多的變與不變則體現于各細分領域的發展。 

  安全成為重中之重
 
  3月16日發佈的“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將實現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的11.4%。按照政府既有承諾,到2020年 我國非化石能源將佔一次能源消費的15%,其中核電將貢獻4%的比重。核電規劃如果調整,核電比重的下降無疑將影響整個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標的實現以及能源 結構的轉型速度。

  中投證券新能源行業2011年投資策略報告,認為核電行業即將進入高速成長期,未來10年核電投資規模接近1萬億,而核電投資中核電設備約佔 60%,核電設備製造商將受益巨大。由於對安全性極高要求,我國的核電設備製造行業高度集中,高技術和投資門檻決定了行業的高毛利率,佔據核電主設備絕大 部分市場份額的發電設備龍頭及行業中游的配套關鍵零部件廠商將明顯受益。

  但是,受日本地震引發的核泄漏事件影響,3月1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調整完善核電發展中長期規劃,核電發展的大方向不變,決定提到在核安全規劃批准前暫停審批新的核電項目。業內專家表示,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核電既有規劃目標有可能“縮水”。 

  有分析師表示,A股核電設備板塊或面臨短暫回調,日本地震長期實際影響有限。該分析師稱,日本這次出現問題的核電站,主要是上個世紀60年代設 計、70年代建成的核電站,目前國內的核電站,技術大大領先於日本這次發生問題的核電站。不過,此次日本核電站問題肯定會引起中國各方面的重視,包括對核 電站選址等問題,將來中國肯定會考慮更加詳細,中國核電站速度未來或將放慢。 

  “此次日本核電安全事故將會在整個社會引發反對的聲音。”一位分析人士認為,在此次日本地震中,核爆的影響或許遠比地震要大,這很可能導致全球核電建設的減少,而中國政府方面也很有可能放慢核電項目發展。 

  以當日領跌的東方電氣為例,去年年底,東方電氣剛剛簽訂了24億元核電供貨合同,這是公司獲得的第一個AP1000常規島汽輪發電機組設備供貨 合同,過去公司產品主要處於二代半核電技術,此次合同的簽訂,表明公司開始全面為AP1000,包括核島和常規島設備全面供貨,東方電氣人士也在當時表 示,公司今後會把核電放在公司發展的重要位置。 

  核設備資質獲取難度加大,利好已獲資質企業核電設備的資質獲取方面,預計近期核資質認證進程將暫停或放緩,而未來的認證難度將大幅提高,尤其是核島設備,行業進入門檻進一步提高,長期來看對已獲得核資質的上市公司形成利好。
   
  “質”與“量”並重

  未來5年,我國風電產業將繼續保持“十一五”期間的高增長態勢,裝機規模在“十二五”末有望達到13000萬千瓦,風電裝備製造能力也將得到很大提高。但與“十一五”期間僅僅關注裝機容量不同,“十二五”期間“質”“量”並重將成為風電發展的基調。
  
  在經歷過去幾年風電裝機快速式的發展之後,強調注重風電發展品質無疑為中國風電產業良性發展的必經之路。在2011年1月6日的全國能源工作會 議上,時任國家能源局局長的張國寶在談到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思路時,就多次提到“並網裝機”、“發電量”等字眼,這顯然超越了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規 劃中單提裝機數字的局限。

  根據國家電網公佈的數據顯示,到2015年,將基本建成堅強智慧電網,實現接入風電1億千瓦和光伏發電500萬千瓦的目標。這原本是該公司2020年的計劃目標。 

  國網公司智慧電網部主任王益民介紹,為支援風電發展和大範圍消納,國網公司加大了電網建設力度,截至2010年年底,共投資418億元,建成投運風電並網線路2.32萬公里,國網經營區域內風電並網裝機達2826萬千瓦,佔全網最大用電負荷的4.2%。 

  有業內人士認為,由於國內風電上網標桿電價早已出臺,所以風電場在風電上網較為便利後,其未來的盈利情況是可以預期的,在這種情況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的動力就比較足,顯然這會拉動上游風機設備行業的市場需求。 

  該人士表示,風電上網相對容易後,國內風機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將在旺盛市場需求的拉動下,得到一定幅度的提升,但這還需要一個過程。而預計未來幾 年,在多種因素作用下,國內風機設備行業將迎來一輪整合期,“十二五”末期風機設備行業內剩下來的企業基本上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讓這些企業獲得較高的平 均利潤率,有利於它們成長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 

  前景廣闊
 
  2010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超過8GW,佔全球太陽能電池總產量的53%,“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繼續保持全球太陽能電池生產大國地位。與 此同時,我國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在政策的支援下將迅速成長,我國光伏產業“兩頭在外”的局面在“十二五”期間將得到有效改善,預計2015年我國太陽能光伏 發電裝機將達到500萬千瓦。 

  在新能源各領域中,核電是目前發電成本最接近火力發電的上網電價的一種新能源發電類型,如果核電發展放緩,可替代的清潔能源中,光伏將最受益。 首先,各發達國家風電開發基本完畢,而光伏是有待於開發完善的項目,仍有很大潛力。其次,隨著光伏發電成本的不斷降低,未來有望實現平價上網,加上其資源 豐富,穩定等因素,光伏發電最有望成為替代核電的新能源。 

  “十二五”是我國能源發展的關鍵時期,在15%的約束目標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的激勵下,我國光伏市場前景廣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凡事都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國光伏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因此應當穩步發展。” 

  在過去一兩年,中國在太陽能應用市場的開拓領域已經採取一系列行動。首先,國內建造一批大規模並網光伏電站,其次,用戶側並網和電量自發自用在實踐中進一步落實,已具備了大規模複製的基礎。 

  在這一系列國家政策的支援和引導下,我國光伏市場迎來了新一輪增長期。2010年,中國光伏電池產量達到8000兆瓦,約佔全球總產量一半,居世界首位;光伏發電市場裝機量預計達380兆瓦,佔全球總裝機的3%。 

  梁志鵬表示,國家是希望通過競爭的方式,促進光伏企業的優化升級和強強合作,希望在未來3-5年,出現一個具備低成本、高收益的產業鏈組合,為行業的大規模經濟發展樹立信心。 

  據梁志鵬透露,“十二五”期間,國家能源局要推動建設100座新能源示範城市,其中,光伏發電將會是重要的新能源利用方式。 

  有券商表示,2010年將是全球光伏市場又一個景氣週期的開端。未來3年全球光伏市場的複合增速在50%左右。“我們認為,在光伏行業處於底部之際,光伏板塊各環節的優質標的均可關注。
 

東方電氣已與印度簽訂數十億美元訂單

2011年03月25日

資料來源:南都訊



當東方電氣的股價因日本核泄漏事故被打壓之際,海外市場卻傳出了利好的消息。印度駐廣州總領事館相關負責人日前向南都記者透露,東方電氣跟印度已經簽訂了數十億美元的大訂單。機構人士認為,海外訂單將成為東方電氣的重要業績支撐力。

印度火電市場成強力支撐

在前日傍晚的“印度投資機遇推薦會媒體簡報會”中,印度駐廣州總領事館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廣東和印度之間的貿易額已經達到中國和印度之間的貿易額的25%,印度駐廣州總領事館 將和廣東外經貿廳在本月底共同主辦“印度投資機遇推薦會”。該負責人表示,東方電氣已在印度簽訂了數十億大訂單,而印度政府對中國企業赴印投資十分歡迎, 並讓其享有其他外商的所有優惠和便利政策。

早在2008年末,東方電氣就在印度加爾各答成立了子公司。去年底,東方電氣公佈該公司已與印度簽署總值25億美元的燃煤電站項目合同,涉及10套660M W超臨界燃煤電站機組。

對於在核電上受到創傷的東方電氣,以火電為主的印度市場無疑成為其重要的“補償”。

“東方電氣訂單充足,海外市場空間廣闊。”華創證券分析師高利表示,火電進入交貨高峰期,海外訂單逐漸增加,特別是印度、東南亞發展勢頭迅猛,印度市 場未來7年有2億千瓦左右的市場容量,中國公司的成本優勢明顯,佔有加大市場份額。受惠于規模生產和原材料價格,火電毛利率水準有所提升。

據國金證券測算,東方電器公司目前在手訂單約為1500億元,其中核電約為400億元,根據交付進程,預計公司2011年核電總銷售收入將達到100億元左右。而公司去年中報顯示,彼時其核電收入僅有14.61億元,為總收入的8.64%,最近一年多以來增長明顯。

大股東近期兩次增持

東方電氣控股股東東方電氣集團近期兩次增持。3月15日,集團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83.3萬股,佔已發行股份數的0 .042%。以當日均價30.01元計算,斥資約2500萬元。這不是東方電氣集團首次出手,去年12月1日,其已在A股市場上增持6.1萬股,並宣佈在 未來12個月內增持不超過已發行股份數2%的公司股份。

受日本核泄漏影響,東方電氣股價一度大幅下挫,在這個微妙時刻增持是否為了護盤?東方電氣集團相關人士否認了這一說法,表示增持是集團計劃的一部分,與日本地震無關,選在現在增持只是因為價格合理。

但機構對東方電氣的估值有分歧。德銀錶示,日本核意外使得中國核電發展會更小心,但並非停止;對2011-13年盈測無影響;電力設備生產商長遠仍可受惠非核電產能增長;以及核電佔2012年每股盈測25%,估值損失接近全數撥備,這是不可能。東方電氣評級由“沽售”升至“買入”,目標價由30.3元 上調至32元。花旗則預計,東方電氣2011財年核電設備銷售的毛利率為27%,因此該行採取保守態度,基於最壞的情況,將東方電氣目標價相應地下調到 34.50港元。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易撈發發〕突破在即?

恐未插完...

無補於事
千人護盤 國壽仍挫 2%

2011年03月25日
 
中國人壽( 2628)放榜後,多間大行輪流狂插,目標價劈低 11%至 23%,即使昨日出現千人血肉長城陣護盤,股價仍挫近 2%,收報 28.05元。

大摩降目標價至 30元

摩根士丹利指,國壽去年業績令人失望,顯示基本因素正在減弱,認為該股短期無法重拾 20%增長以上,在競爭加劇、併購成本上升,以及因銀行保險監管制度改變而帶來的不利因素,評級降至與大市同步,目標價由 39元降至 30元。

瑞銀同意,競爭劇烈、持續政策風險及宏觀政策收緊等因素,在未來數月不大可能有重大轉變,令國壽欠缺利好因素扭轉劣勢,評級降至中性,目標價由 34.5元降至 30.5元。
瑞信更將評級由中性降至跑輸大市,指國壽增長會進一步放緩,下調今明兩年其盈利預測 6%,目標價則由 37元降至 30元。

面對多家大行唱淡,基金大戶繼續在市場沽貨,但散戶卻在 28元死守,臨收市前, 28元買盤最多曾出現近 1100個買盤,涉及股數 430萬股,相信是散戶血肉長城盤。股價最終險守 28元,報 28.05元,惟全日沽空高達 2.34億元,沽空比率一成,相信淡友尚未罷休。
 
 
 
 
YOKI WONG:通常基本因素變左,冇咁快插完...

京滬高鐵被揭50億問題款項

京滬高鐵被揭50億問題款項

審計署力數7宗罪

資料來源:明報

【明報專訊】內地審計風暴颳到近期成為焦點的鐵道部審計署昨天公布審計結果,指通車在即的京滬高鐵有「7宗罪」(見表),涉及的問題款項高達5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約5億元涉及大型國企使用虛假發票及挪用公款。審計署已將有關涉嫌違法違紀問題,移送紀檢監察或司法機關調查。 
 
 
據中廣網報道,審計署在2010年5月至7月對京滬高鐵項目進行跟蹤審計,昨天公布《京滬高速鐵路建設項目2010年跟蹤審計結果》,列出項目中7大問題。

挪用公款近2億 虛假發票逾3億

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挪用公款和虛開發票問題。審計結果指出,京滬高鐵的個別施工單位及個人,轉移挪用公款和建設資金1.87億元及其他相關問題, 涉嫌違法違紀。與此同時,中鐵屬下11個局,以北京建工集團、中建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等16家企業,在砂石料採購、設備租賃等業務 中,使用虛開、冒名或偽造的發票1297張入帳,金額合計3.24億元。

審計署指出,作為京滬高鐵建設單位的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京滬公司),未按合同約定扣回物資供應合同履約保證金5558.74萬元,而相關單位的履約保證函已經失效或被京滬公司退回,以致資金已難以追回。

44億項目未中標 先開工

審計結果還指出,在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等工程,中標單位在招標前已提前開工,涉及合同金額44.46億元;京滬公司則排斥其他潛在投標者,與中鐵建工集團、中鐵建設集團簽訂6份工程合同,涉及金額4.9億元。

中國政府網引述審計署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司司長徐愛生說,審計署從2009年開始,連續兩年對京滬高鐵項目進行跟蹤審計,其中招投標不合規和虛假發票入帳問題,在兩年審計中均有發現。審計署已將這些涉嫌違法違紀問題,分別移送紀檢監察或司法機關立案調查。

鐵道部前部長劉志軍因嚴重違紀,今年2月中突被免去職務。內地傳媒透露,劉志軍涉及8個鐵路建設項目中,向中標企業收取仲介費,涉及金額高達8.22億元。至於這次審計署查出的問題是否會與劉志軍拉上關係,值得繼續關注。

 

 

營運及投資失利 看淡中人壽

環球經濟去年步出衰退陰霾,很多本港上市企業在營運上大幅改善,並於月內交出亮麗的成績表。然而,作為眾多投資者愛股的中人壽(02628.HK),卻於前日公布令人大失所望的全年業績,加上管理層早前所述的改善亦沒有兌現,立即被市場大舉拋售,今日更創下52周新低。


拋售中人壽的兩大原因


而坊間解釋市場拋售中人壽的原因,大致上可歸納為兩大類。


首先,內地保險市場競爭漸趨激烈,令中人壽的新保單邊際利潤按年下跌2個百分點至25%。而且,個人保險代理流失嚴重,人數按年下跌9%至70.6萬,加上管理層承認在聘請人手方面遇上困難,可見其核心業務正面對重大挑戰。


第二,其償付能力充足率大降,由2009年約304%,降至去年底約212%。而管理層表示,以上水平已高於監管機構要求的150%,而且足夠未來二至三年業務發展所用。因此以上調整,其實可以減少資本的閒置及浪費,對股東有利。然而,中人壽同時間大減派息,將派息比率由60%降至34%,看似有現金流問題,實在令人懷疑管理層的解釋是否可信。


內涵價值 決定股價走勢


以上兩種說法,骷髏會都表示贊同。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不少投資機構運用內涵價值(Embedded Value)的變化,來判斷中人壽的估值是否合理,加上他們的大手買賣,足以令其股價改變。因此林森池先生所述,投資機構的專業估值設定了中人壽未來股價走勢,才是中人壽於業績後,被大手沽低的主因。


翻查大行報告,不少分析員預期中人壽的內涵價值增長率會高於10%。不過,滬綜指數去年大跌14.31%,在全球股市排名中亦倒數第三,令其投資回報差異由盈轉虧,蝕約93億元,加上新保單價值只升12%,為近年最低,導致實際內涵價值增長率只有4.5%,遜於市場預期,股價創下新低。


欠缺增長動力 短期難轉跌勢


再者圖一所見,其內涵價值於2007年後,便欠缺增長動力。但圖二所見,其市涵率(Price/ Embedded Value)於2008年初高於4倍,較外資同業高出近倍,但內涵價值增長欠奉,令股價大幅調整至市涵率接近2倍。


而2009年內地股市大反彈,加上保單表現理想,令很多投資者憧憬中人壽再次高速增長,市涵率重返3倍以上。可惜,近日公布的全年業績再次戳破他們的憧憬。因此骷髏會認為,就算有中央加息的利好因素支持,亦難獨力提升其估值,相信短期內難轉跌勢,故評為「落後大市」。


撰文: 天藍

馮兩努:講述十大成功法則

業績良好的直銷員則永遠充滿自信,內心只有一定 會成交的想法,只有一定要讓顧客購買的信念而積極行動。
做直銷員很容易,不需要很高的學歷,不需要很多 的資金,只要一個吃苦耐勞就可以了。但要做超級直銷員就不容易了。在許多的直銷公司裏,80%的業績是20%的直銷人員創造出來的,這20%的人並不是俊 男靚女,也非個個能言善道,惟一相同的是他們都擁有邁向成功的方法!

    香港推銷大王馮兩努說:“推銷員成功的秘密武器是,以最大的 愛心去喜歡自己。”一個成功的直銷員,首先必須:

  1、喜歡自己
 

    相信 自己的能力,敢於在顧客面前推銷自己是一個直銷員成功的先決條件。為什麼這樣說呢?很簡單。要是一個人連自己都不信任,不喜歡,怎麼能說服期他人喜歡你, 喜歡你推銷的產品呢?



    而且調查表明,推銷的成敗並不一定完全取決於商品的優劣。為什麼呢?因為除了那些出類拔萃、確有魅力的商 品,或是其他商品不可替代的特殊商品(而這種商品實際上是很少的)之外,顧客的購買意志並不由商品本身來決定。

    相反的,直銷人員 給顧客的印象,往往是促成消費的一個重要原因。顧客中的許多反應,往往是對直銷人員的印象和感觸。如“xx先生可真是一位信守合同的人,值得信 任”,“xx先生人品可太好了,無論何時,我都願意從他那裏進貨。”等等。

    “因為我認為這件商品好,所以,在沒有接觸過直銷員的 情況下,就作為好東西買了下來。”持此種觀點的顧客絕無僅有。

    商品本身並沒有長腳。因此要靠長著腳的直銷員把它介紹到市場(家 庭)中去。也可以說商品和直銷員應該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使用者在沒有感覺出商品具有魅力之前,若再感受不出直銷員魅力的話,顧客就會對商品無動於衷,不 會投以審視的目光。

    業績良好的直銷員則永遠充滿自信,內心只有一定會成交的想法,只有一定要讓顧客購買的信念而積極行動。

    當 然,無論多麼討人喜歡的直銷人員,還是有可能遭到拒絕。拒絕,本身就是推銷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否則,人人都可以成為超級直銷員。所以,一個成功的直銷員 還必須:

 2、習慣拒絕
 

    被顧客拒絕一次,10個直銷員有5個會從此打 住;被拒絕第二次,5個人中雙少掉2個;再被拒絕第三次,就只剩下一個人會做第四次努力了,這時他已經沒有了競爭對手。

    一位保險 公司總經理用“50—15—1”原則來激勵推直員們的堅持不懈的努力。所謂“50—15—1”是指每50個業務電話,只有15個對方有意和你談談,這15 個人裏面只有1個人去向你買保單。沒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哪來良好業績?

    美國父親戴維從小培養孩子傑克的生存能力,利用假期讓孩子 推銷產品。剛剛開始的時候,傑克半天拜訪了社區的20位住戶,有17個住戶拒絕了他。這讓傑克很沮喪,不願繼續推銷。戴維於是用手指在傑克胸前畫了一顆星 星,然後告訴他,有他這顆星星,每20戶家庭中,就一定有三個人會購買他的產品。

    這顆星星讓傑克在推銷的時候有了新的觀念。如果 有人拒絕了他,他會很高興,因為說明又有一個不準備接受他的人被淘汰掉了,他剩下的工作就減少了一些,他只需要在餘下的住戶中尋找發球給他的三個人。這個 方法讓傑克信心大增。


    無論多麼成功的直銷員也都是屢敗屢戰的。只不過,他們的心裏都有這樣一顆星星,讓他們始終堅信,在失敗了 99次以後一定會有一個成功。他們的任務只是儘快地完成這99次失敗。

    在拒絕中,他們學會了更改的方法,促成自己進步。不斷的進 步,不斷的改善,一次又一次的再從頭開始,便有了最後的美好結果。一位生意場上的高手說的好:“一分心血一分財,心血不到財不來”。

    推 銷就如同打井。同顧客打交道的過程就是不斷的挖掘顧客的購買需求的過程,也是一個磨練耐心的過程。再堅持一次就會成功。這是每個優秀的直銷員都必須擁有的 一個信念。

3、堅持不懈

 
    1995年,是紡織業的又一低潮。江蘇中恒 集團的王牌直銷員朱余慶,主動請纓出去尋找客戶在走訪了浙江、蘇南等地的大企業、名企業以後,老朱看中了浙江一大型企業。但是這家企業也不買賬,老朱一連 吃了九次閉門羹。但是看著該企業貨物進進出出的繁忙樣子,老朱認定這個“堡壘”就是中恒的利潤“基地”。他毫不退卻,繼續“攻擊”。1996年臨近春節, 老朱第十次前往,不巧這個企業領導在開會,他就站在走廊裏等。由於早上沒有吃早飯,中午時分,老朱已經腰酸腿痛,饑腸轆轆,但還是不敢稍離開一會兒,便隨 手拿出包裏的冷麵包啃。恰巧被該企業主管業務的副總經理看到。下午一上班,這位副總經理便去請仍在門外站著的老朱,並感動地說:“這麼冷的天,你在這兒啃 冷麵包,也顧不上回家過年,我非常欽佩!”又轉身對其他工作人員說:“做行銷就該這樣,我們都應向他學習。”第二天,該企業便和老朱簽訂了業務合同,雙方 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如果沒有這第十次拜訪,前面的九次都功虧一簣了。

    如果你在出門的時候還在猶 豫,擔心今天的會面勝算不多,那麼,你真得學會:  


   4、正面思考

    古 龍說:“一件事往往有許多面,你若總是往壞處去想,那你就是自己虐待自己。所以你就算遇著打擊也該看開些,想法子捕捉光明的一面。”這其實應該是所有直銷 員必須銘記在心的箴言。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故事:十幾年前,在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島嶼,來了兩個皮鞋推銷員,這兩個推銷員分別來自 A、B兩個國家。A國推銷員看到該島居民,均是光腳丫,於是拍電報:“本島無人穿鞋,我決定明天回國。”而B國推銷員拍了另一張截然不同的電報:“好極 了!該島無人穿鞋,是個很好的市場,我將住在此地推銷。”結果,A國鞋廠倒閉;B國鞋廠年增產17%。由此可以看到,看事物看正面,積極地對待每件事情, 總是有好處。

    失意、沮喪、遲疑、挫折、沒信心、沒希望了、不可能的、失敗、退步、等機會、沒用......請將這些負面的情緒整 理打包,丟進垃圾桶裏。

    切記沒有人能打敗你,除非你自己。愛默生說:“心理健全的尺度是到處能看到光明的秉性。”當然,一個優秀 的直銷員如果只是告訴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我必勝”還是不行的。你還必須不斷的總結,不斷的改進,採用更好的方法。所以,你還要學會:養成良好 的習慣.

 
   5、養成良好的習慣

 
    有人習慣每天至少打50個業務電話,也 有人每天打不到3個;有的人將下班時間定為晚上9點,也有人5點半就想著回家;有的人每天晚上都安排好明天的日程,也有人永遠不知道今天早上該做些什 麼......人們在不知不覺中養成習慣,也在不知不覺中造就或阻礙自己,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每一個人都是習慣的奴隸,一個良好 的習慣會使你一輩子受益。如果你是直銷員,不妨問問自己有哪些“成功的習慣”。好的習慣,總結並堅持,壞的習慣,當然是越早改掉越好。 

    6、 有計劃地工作
    

工作沒有計劃是不可想像的。作為一名直銷人員,誰是你的顧客,他住在哪,做什麼工作有什麼愛好, 你如何去接觸他......這所有的問題,都必須事先了解清楚。你還要了解行業,了解競爭對手,了解自己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有計劃,有準備才能取得最 後的勝利。

    日本推銷大師尾志忠史前去向一位同事們屢攻不下的外科醫生推銷百科全書,他事先對這位醫生做了一番了解,醫生的母親開 澡堂,而這位醫生私下對蕨類植物頗有研究。拜訪時不出所料,一進門,醫生就下了逐客令,但尾志一句:“我已到你母親那裏洗耳恭聽得乾乾淨淨才來,應該有資 格與你談談吧”,引起了醫生的好感。交談中,尾志介紹百科全書時帶的就是有蕨類植物的那本,連翻開哪一頁他都預定好了,如此有計劃的耕耘自然又得到一筆訂 單。

    推銷前作好必要的準備,是直銷高手的共性。但是,這也不等於一定要把推銷過程想得越具體越好,並一定要按照計劃執行。因為事 物總是多變的。現場總會出現一些無法預料的情況。所以,一個優秀的直銷員還要學會:

    7、隨機應變
 

    當已經準備走進客戶的大門去推銷,這時不能想得太多,所要準備的只是樹立信心和抓住信心。有一位賣地板清潔劑的直銷員到一家飯店去推銷,剛一推開經理室的 門,發現先一步已有一家公司的直銷員正在推銷地板清潔劑,而且經理已表示要購買,後進來的直銷員湊過去看了看說:“經理,我也是推銷地板清潔劑的,不過我 的產品品質比他的好!”先到的直銷員瞪起眼睛說:“你怎麼見得?”後進來的推銷員將自己推銷的清潔劑往地上一潑,擦了兩下說:“你來!”先進來的推銷員呆 了,不知道怎麼對付。飯店經理看了對先來的推銷員說:“你以後別來了,我要這家的了。”在推銷的競爭中,誰有信心誰就能贏得機會。

    事先必要的思想準備仍是必要的,多設想一下可能發生的情況,多準備一些對策,在推銷時便能自如地運用推銷技巧。但這種準備絕不能限制自己思維活動的想像力, 否則這種準備就會起反作用。

    直銷員不但需要學習,還需要:


   8、不斷的學習
    

   每個人的優點都不盡相同,通常人們只顧欣賞自己的優點,卻忽略了別人的長處。想要成為成功者,最快的方式就是向成功者學習;同樣,想要成為超級直銷員,學習 他人的優點也是最快的方法。



    日本推銷大師原一平的口號是“每天進步一點點”。

    每天進步1%,一年下來的 成果就大得驚人。

    原一平認為:“人一旦來到這個世界,就得對自己負責。如何使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進步,更充實,這是自己人生的 責任中最緊要的。”

    為了不斷發現自己的缺陷,不斷充實自己,原一平連續舉辦了6年的不足之處和朋友的批評會,還不能滿足他的需 求。他渴望更具體,更深入,更廣泛的批評。為此,原一平花錢請徵信所的人調查自己的缺點。

    原一平通過他的上級及導師阿部常務董事 的介紹認識了小泉校長。他覺得小泉校長的為人之道是很值得自己學習,便經常抽時間拜訪,聆聽他的教誨。

    原一平在50年的推銷生涯 中,責罵和批評的意見已漸漸減少,最後幾乎已沒有了。當然,原來一無所有的窮小子原一平,也成了日本億萬富豪。

    顧客是直銷員最大 的資源,所以,成功的直銷員必須:

    9、建立自己顧客群
   

    一位直銷新手 拜訪一位超級直銷員,正巧有業務電話,只見她立即從身後的櫃子裏抽出這位顧客的資料,檔案中完整地記錄了顧客的一切以及每次服務的內容,問她業績為什麼會 那麼好時,她順勢拉開檔案櫃對這位新手說,“有了這600位客戶,我還怕做不好嗎?”

    要掌握2000萬人,是天方夜譚,但要掌握 200人卻不是不可能的。通過廣結善緣的努力認識1000人永遠比只認識10人機會多。從認識進一步成為顧客,顧客還能衍生顧客,逐步建立自己的客戶群, 業績就會自然而然地增長。

    當然,這是對一個直銷員的基本要求,那就是:

    10、具備專業的知識
   

    直銷員要具有商品、業務及其有關的知識。“這個功能該怎麼使用?”“你們是否提供安裝服務?”面對諮詢 而無法提供完整或立即的答覆,“我再回去查查看”、“這個問題我請經理來跟你說明”“這一點我不太清楚”......你的價值馬上被打折扣。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溫家寶:需拓再生能源

2011年03月22日



美歐日先後「大泵水」救經濟,部份資金棄守「本份」,流向商品市場,加速通脹「彈飛」。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在人民大會堂會見過百名外資企業高層時表示,對於國際油價上升至每桶逾 100美元感到意外和震驚

「救急錢」變投資資金,溫家寶直指,部份國家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加上近日地區局勢不穩,令國際油價上升。外在因素難控,中國續自救。溫家寶重申,中國需要研發再生能源及積極落實減排。
 

他續說,中國政府今年的主要任務有 3項,包括保持經濟發展做好結構調整管理好通脹,他最擔心是通脹預期,一旦經濟發展速度不足,將難以管理通脹及發展的關係,將帶來失業及經濟衰退。對美國、歐洲和全球經濟,溫家寶則感到樂觀。


央票發行量  4個月最多


為遏通脹預期,人行於上周五宣佈再次調升存款準備金率 50點子,昨日內地滙市和內銀股對此未有明顯反應。
 
不過,內地銀行間的市場回購利率則全面上升, 14天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上漲 56點子至 3.2425厘; 7天則上漲 94.23點子至 2.9668厘。
 
此外,隔夜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 Shibor)上升 25.5點子至 1.9242厘, 7天則上升 96.33點子至 2.96厘。
 
人行公佈將於今日(周二)在公開市場採用價格招標方式發行 500億元人民幣一年期央行票據,發行量較上周四增加 4倍,並創逾 4個月來新高。瑞信料人行加息遏通脹

對於上周央行再加存款準備金率,令大銀行準備金率高達 20%,瑞信董事總經理陳昌華認為,準備金率已接近到頂,對銀行運作已產生干擾性,現時銀行的存貸比率為 75%,銀行剩餘資金不多。
 
陳昌華預料,人行會更多利用加息應對通脹,未來 12至 18個月有機會加息 7至 8次,息率達 200點子。
 
摩根大通報告認為,此舉反映人行有意管理市場流動性,以及管理新增貸款步伐。
 
溫家寶昨日言論重點 

1.重申中央今年三大任務,包括保持經濟發展、做好結構調整及管理好通脹
 
2.對通脹預期感憂慮,一旦經濟發展速度不足,將難以管理通脹及發展的關係,並帶來失業及經濟衰退
 
3.中東局勢震盪及部份國家的寬鬆貨幣政策令能源價格上漲
 
4.對美國、歐洲及全球經濟前景感到樂觀



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券商:核電設備股跌過龍

券商:核電設備股跌過龍

2011年03月21日 

今次日本核危機引起不少國家對核電發展態度轉保守,核電相關股股價上周顯著受壓。不過,分析師均認為,市場反應有點過火。高盛更專程為核電股進行壓力測試,結果顯示最懷情況下,這類企業盈利只會回復到 06至 09年水平。

以美國及中國為例,兩國均暫停批出新核電項目,歐洲國家如德國、英國、法國及瑞士均將原有新能源計劃重新檢討。

高盛:收入最多跌 9%

有見及此,高盛為上海電氣( 2727)及東方電氣( 1072)等五隻電力設備股進行壓力測試,結果顯示最差情況下( 2011至 13年度完全沒有核電收入),預計上海電氣以及哈爾濱動力( 1133)只會返回 06至 09年水平。在高盛預計的基本情況下,對電力設備股的收入影響只有 8%至 9%。

YOKI WONG:唔駛你計,我一早計左,但照跌可也,冇計!這就是我先前說的〔趁火打劫〕,先質你一輪,炮製羊群恐慌,迫人止蝕,跟住就自己偷偷入,發下天災財,淨執起碼2成!真係好過去搶!

上海電氣年度報告披露, 06至 09年度純利分別為 20.49億元(人民幣.下同)、 28.15億元、 25.33億元以及 24.53億元;哈動 06至 09年度盈利分別為 10.2億元、 15.27億元、 10.4億元及 6.06億元。

三星證券分析師趙永輝認為,目前內地核電站並非位於地震帶,且使用核電技術亦較先進,預計今次事故長遠不會影響內地發展核電。由於今次核危機的事態仍未明朗,目前難以評估事件對核電發展影響需持續多久。不過,他認為,本港核電股股價已過份反映今次事故的影響,令這類股的估值相對偏低。

 

風電股升幅已透支

 

由於核電發展步伐勢將放慢,自然需要代替品。高盛認為,火電、天然氣及水電,相較於風電而言,可能屬較高的替代品。該行指出,火電、天然氣及水電發展已具一定規模,且天然氣及水電均屬低排放,甚為可靠。

高盛指出,風電短期難以擺脫電力不穩定及電網接入等問題,加上目前內地核電廠主要位處沿海地區,風力相對其他內陸地區為少,因此,該行認為,近期風電股升幅已脫離行業基本因素。


元大證券替代能源研究員李敏認為,日本核電廠洩漏輻射後,核電產業投資氣氛受創,核電股估值重新評估,雖然部份個股有「跌過龍」迹象,但由於輻射洩漏危機未除,現階段未宜低吸,由於歐洲及日本風電設施近飽和,故太陽能產業長遠發展較好,故太陽能股更值得吸納

中國核電研氦氣冷卻

中國核電研氦氣冷卻

2011年03月21日 

為確保減排目標,內地對再生能源及清潔能源均有規劃,其中核電作為低排放能源之一,在規劃中佔不少比重。事實上,內地發展核電只有 20至 30年,目前已投入運作的核電廠,正在使用的核電技術大部份為第二代,與福島核電廠相同,但正在規劃的核電廠則大部份使用第三代技術

內地核電發展始於上世紀 80年代,目前已投入營運的裝機容量 1000萬千瓦,按原本規劃,至 2020年,內地核電裝機容量將超過 8000萬千瓦,換言之,未來 10年目標升逾 7倍。

裝機量原計劃  10年升 7倍

 

從地理發展佈局,按國家能源局的思路,優先安排沿海核電建設,主要位於浙江、江蘇,廣東及海南等省分。不過,隨着中國對新興能源的支持,內地省分亦磨拳擦掌加入核電大家庭,至今內地包括已營運、在建及籌建的核電站項目總投資達 1.8億元人民幣。

至於技術方面,內地目前營運的核電廠,大部份均與日本福島核電廠相同,屬第二代核電技術。所謂第二代技術,乃為反應堆配上內安全殼。及至 07年,中國決定引入美國西屋公司的第三代核電技術,主要分別在反應堆上方,頂着多個千噸級水箱,一旦有緊急情況,只利用地心吸力及物質動力,就可驅動核電廠的安全系統,冷卻反應堆爐心,且內外都有安全殼。

 

第四代技術 可防爐心熔化

 
不過,第三代核電技術主要由外國掌握,促使內地自行發展第四代核電技術。 03年,中國自主研發的 1萬千瓦高溫氣冷實驗堆,實現滿功率運行,為中國首座第四代核電實驗電站。
相對於第二及三代技術,第四代技術主要是利用氦氣( Helium)作為冷卻劑,在高溫下,利用自然對流方式來控制反應爐,反應爐心亦較大,易於散熱,因此毋須用水冷卻,便可防止反應堆爐心熔化。內地首座高溫氣冷堆(第四代)示範電站,預計在山東省榮成市建設。

災後困境系列之一

火力發電不環保

再生能源未成熟

核電難被全取代

 

資料及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事故,引起各國政府重新研究自身核電發展,慎重考慮安全問題,不過,專家認為,在節能減排的大氣候下,能源發展不可能走回頭路,可再生能源發展仍未成氣候,核電仍不能完全被取代。

記者:張活儀 陳韻妍


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陳竟明指出,日本核危機越演越烈,短期肯定會影響核電發展,但相信核電發展長遠會繼續下去,因很多歐洲國家早已研究核電,事實上 今次出事的核電廠 40年前興建,當時的安全標準與現在不同,加上目前出事除涉及天災,還因管理不善,相信今次事故讓大家重新評估核電安全。

核電發展將減速

京華山一分析師李玉麒不約而同地認為,核電始終不可完全取代,今次日本核電廠爆炸,相信只會令核電發展不如之前般快速,且政府在清潔能源的目標比例上,再生能源部份比重可能增加,核電比重則有機會減少,但從能源來源上,仍需要有核電成份存在。

不過,可再生能源發展歷史較核電為短,以目前發展而言,尚未成氣候。三星證券分析師趙永輝認為,風電仍未完全連接上網;太陽能則成本高昂;水電資源亦有限,可見再生能源發展局限仍較大。陳竟明亦認為,現時風電及太陽能都不能取代核電,因兩者發展仍屬初步,「遠水不能救近火」,故要解決能源問題,最終還是選擇節能,避免能源使用過度。

 

煤發電製造致癌金屬

中文大學化學系教授余濟美亦指出,太陽能板價格昂貴,風電又只能小規模應用。不過,單單比較風電及太陽能兩種新能源,他認為,太陽能發展更具潛力,主要由於生產薄膜太陽能板時所需的化學物質較少,發展前景又較多晶硅為佳。

 

而傳統能源如火力發電不夠環保,根據綠色和平的數據,每消耗 4噸煤發電,就會產生 1噸粉煤灰,而粉煤灰有 20多種對環境和人體有害的物質,包括可能導致神經系統損傷、出生缺陷甚至癌症的重金屬。


余濟美指出,以穩定性而言,核電是目前唯一可取代煤炭發電的技術,今次洩漏核輻射源於日本政府初期處理不當,加上核電廠已有 40年歷史,安全系數及冷卻系統與目前最近一代的技術有很大差別,因此今次核事故只會令未來核電發展更審慎,不會走回頭路。

 

 






我的選股思維(六)

之前曾經用一些文章去說出我的選股思維...

在這裡我想談的是〔價格〕!

價格 Price 究竟是什麼?
 
這個問題,看起來只是一個廢問題.

但實質是一個很高深的問題!

書院仔的答案可以是:

Price in economics and business is the result of an exchange and from that trade we assign a numerical monetary value to a good,service or asset!

直譯就是:價格在經濟及生意上是交易上的結果,在貿易上我們對於某件貨品,服務,資產等給予一個金錢上的價值!

單來說,就是顧客得到一件一商品所付出的代價。
這個答案真是十分之簡單及易明,但大家想清楚,價格的韻藏很多意思:

我看的價格是:



1.商品在市場上競爭力之反映

2.平衡產品在市場上的供與求

3.反映產品在質素上之高低,但亦好多時是假象

4.企業在市場逐鹿中的武器

5.消費者的陷阱

6.完全不是什麼,只是企業的市場策略的一部份

 

你可以是好簡單,亦可以說是好複雜,在乎你想點看!

 

但事實上,這正是〔價格〕內裡告訴著我們的...



其實每點都是另有文章,在我未詳加細說之前,或許大家可以先行深思一下,以上六點要點背後的意思...當然,這是〔書本〕上是冇的,所以查ECON書,MARKETING的書是冇的,如果是有,仲有什麼好寫的意思?

人云亦云,不是我的風格吧!



YOKI WONG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日本洩露事故引發核電恐慌 解構新舊能源機遇

2011年03月18日

資料來源: 金融界網站


日本核危機仍未解決,而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均對核能發電起了戒心,國務院更叫停審批核電項目。市場寄望中央會更積極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甚至認為有一段時間要再依賴煤炭、天然氣等傳統能源,投資者宜明確分辨新舊能源的機遇。

叫停建核電廠

在「十二五」規劃中,中國曾計劃大力發展核電,不過,日本核泄危機一發不可收拾,多國已急急撤走日本當地僑民,令核電的安全受到質疑。

日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亦召開會議,決定了4項指示,其中對核電行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對不符合安全標準的在建核電項目下令停建,即使核電商循規蹈矩,預料亦需通過重重的審批關卡。

鋻於核電發展很有可能被拖慢,令市場重新審視其他替代能源的發展。


■中國拓太陽能享優勢

太陽能是各國積極發展的可再生能源,在日本發生核災難後,內地券商普遍看好國內太陽能的發展前景。

中國的太陽能資源相當豐富,長江證券指出,全國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每年日照時數在2,200小時以上,而且沙漠面積大,故太陽能具有頗大的發展潛力。

此外,太陽能發電具有「分佈式」特質,發電來源並不只是集中在個別電站。平安證券指出,是次日本大地震,由於部分集中式的大電站受到毀滅性打擊,致使不少未受災地區均出現電力中斷,因此,估計中國汲取這方面的經驗後,會更著力發展分佈式能源建設。

應用比風電更靈活

風電需要在指定地區建設風電場,但太陽能的應用更為靈活,除了靠建設大型的太陽能發電站外,更可應用於樓宇建築之上,如建設太陽能幕墻,又或者在屋頂加設太陽能板。因此,內地券商對太陽能長期發展的樂觀看法都頗為一致。

近日,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發佈了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的政策,到2015年底,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面積達25億平方米以上,相等於 3,000萬噸標準煤的發電能力,長江證券假設光伏建築只佔可再生能源建築比例約10%,光伏建築裝機量亦有10吉瓦,遠高於明年擬定的光電工程應用規模 的1吉瓦。

由此可見,光伏建築未來有很大發展潛力。而在港股當中,興業太陽能(00750)便是從事光伏建築的表表者。

晶硅價格值得留意

目前生產太陽能板的主要材料為晶硅,保利協鑫(03800)、卡姆丹克(00712)及陽光能源(00757)都是晶硅生產商,晶硅價格對其業績有決定性影響。中航證券指出,多晶硅(晶硅的一種)價格已在高位運行一段時間,可能會在第三季出現一定幅度回落,短炒太陽能股的投資者要注意。

此外,高盛指出,晶硅行業不少營業額都是來自歐元區。因此,歐元匯價下跌,對行業盈利亦會有一定負面影響。



風電行業獲國策扶持


風電是其中一項獲國家政策大力支援的新能源行業,發改委日前發表報告表示,今年並網風力發電裝機規模增長目標為45%,而在2020年前,風電裝機容量規劃的預期更達2億千瓦。

  瑞信:開發潛力大

瑞信指出,內地風力資源相當豐富,尚有很多開發空間,據多個不同的新能源研究機構所述,中國潛在的陸上風力資源約為2,680吉瓦至3,250吉瓦,而截至09年,內地風電裝機容量只為25.8吉瓦,可見其開發潛力之大。

此外,風電的開發成本亦見下降。瑞信指出,佔風力發電場成本約60%至70%的風力發電機(簡稱風機),在過去幾年的造價不斷下降,本地貨的成本在2007至2010年間下跌了24.6%,外國貨則降了29.4%。

這是因為風機生產商數目增加、產品種類及質素的改進,加上過去幾年內地成功推動風機生產本土化,降低了風電場購買風機的成本。

  發展配套尚待完善

但投資者要注意的是,內地的風電營運也遇上不少挑戰。

就地理限制而言,瑞信指內地的風力資源大多集中在用電量低的偏遠地區,例如內蒙或甘肅有豐富的風力資源,但當地用電量低,若要傳送電力至附近的工業重鎮遼寧,便需要額外建設良好的電力中轉站及配電中心等設施。

此外,風電場生產了電力後,需要先把電力配送至電網,才能供用戶直接使用,但瑞信指中國部分地區出現電網投資不足的情況,某程度上限制了風電的發展。

另外,風電行業本身亦正面臨一些負面因素。

華寶證券指出,受國內風機裝機增速放緩影響,去年全球風電裝機容量增速減慢;而現時全球及中國的風電設備廠商亦處於整合期,並正值汰弱留強的過渡期。

難怪在過去一年內,部分風電設備股如中傳動(00658)、金風(02208)等股價走勢都拾級而下。



■電煤需求提升前景俏


日本大地震後一週,生產電煤為主的煤炭股昨日全面造好,不少券商認為日本是次大地震對煤炭行業短期會有負面影響,但中長期前景仍樂觀,而核能安全問題更有助提升中國電煤的需求。

招商證券指出,日本大地震對經濟的影響可分為三個階段︰受災、恢復及重建,而每個階段對煤炭業的影響也有不同。

  重建階段煤價看升

在首階段中,由於日本房屋倒塌、工廠停產,對能源的需求會急降,但這只會維持一段短時間。日本東部港口在地震中嚴重受損,煤炭進口亦因而停滯,對國際煤炭的需求下降,煤價在短期內亦會下跌。

踏入第二階段,招商證券估計大約維持3至6個月,能源需求比受災階段有所增加,對煤炭的需求,要視乎核電、火電恢復產能的時間及港口的情況,估計在短期內難以回升至大地震前水準。

在最後階段,由於災後大規模重建,煤炭的下游行業,如電力、鋼材及水泥等需求大增,導致煤炭的使用量大增,進而推高煤炭價格。

有望緩解產能過剩

目前核電項目停批,齊魯證券指煤炭需求將進一步增強。近十年來,煤炭一直是中國主要的能源,佔約70%。國都證券表示,核電使用的下降,意味由 煤炭來彌補需求,有望緩解煤炭業產能過剩的情況,該行續指,若以代替核電發電7,700小時計,將多消耗原煤1.46億噸(相等於2010年電煤消耗量 9%)。

齊魯補充,煤炭簡單安全,在高油價和核危機下,煤炭成為短期內理想的替代能源,預料電煤業短期可即時受惠,該行認為煤炭基本面亦長期持續向好。

行業估值處低水準

國都證券指出,由於電煤早前受到供過於求的預期影響,行業估值處於低水準。目前,交銀國際預期,三間電煤企業︰中煤(01898)、兗煤 (01171)和神華(01088)的2011年市盈率分別為12倍、11.6倍和13.9倍。而三隻煤炭股當中,野村看好中煤的前景。



天然氣市場影響不大


天然氣屬中國積極推廣的潔凈能源。雖然核能發電減少,會令日本增加使用天然氣等替代能源,惟渣打證券指這對內地天然氣市場影響不大。

該行預期,未來三年內地天然氣供應年複合增長率達24%(主要是進口天然氣增加),由於現時天然氣的市場滲透率只有30%,該行相信未來本土需求可吸納大幅增長的供應。

此外,油價不斷上升,加上中央推行節能減排,而天然氣有著較少污染物的特點,使其應用會更吸引。

新奧獲渣打看好,該行表示,最看好新奧(02688),因為企業有良好的定位,可望把握天然氣供應增長的機會。預計2011年下半年,天然氣擴展工程可令其天然 氣分銷銷售額顯著增加31%,遠高於同業平均的24%;2011年至2012年預期收入更可增加1.3%至3.9%;而現時2011年預測PE為15.7 倍,較同業的14倍至21倍吸引,並予32元目標價!

齊對〔幅射量〕知多些!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核電廠連日來發生氫氣爆炸,令輻射量急升,甚至達到危害人體健康的水平。輻射量的單位是毫希,究竟去到哪個水平才算安全?怎才算危險?



每人每年平均從大自然中包括食物及空氣,接觸的是1.6毫希;如果每天抽30支煙,一年則會接觸到13毫希輻射量。

牙科照全口部X光 0.01毫希;做一次全身掃瞄 7毫希;乘一次飛機,由台北來回美國西岸是0.09毫希;加起來就是14.7毫希。比一個在千葉縣等巴士的日本人,所接觸到的輻射要高。

想降低輻射對人體的傷害,可以食含有豐富碘的食物,例如海帶、牛奶、蛋、豆漿、海魚、蝦或貝殼類

YOKI WONG : 唔好又當〔〕咁炒呀!!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東方電氣大股東宣布增持

資料來源: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110316/10209539918.shtml

股東昨增持83.33萬股 過去兩月增持行為均“悄無聲息”

東方電氣(1072)股價近日遭日本核泄漏隱患“誤傷”的東方電氣昨晚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控股股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東方電氣集團)昨日增持了該公司A股股份83.33萬股,占該公司已發行股份數的0.042%。

公告顯示,東方電氣集團昨日通過在A股市場買入的方式增持東方電器A股股份,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即時成交數據,該等股份數量為83.33萬股,占該公司已發行股份數的0.042%。

根據東方電氣集團此前公布的增持計劃,東方電氣集團擬在2010年12月1日啟動增持計劃之日起12個月內,在A股市場上增持(含已增持的股份)不超過已發行股份數2%的東方電氣股份。2010年12月1日當日,東方電氣集團便通過A股市場買入的方式增持東方電氣A股股份6.1萬股,占該公司已發行股份數的0.003%。

但隨後東方電氣未再公布過與增持相關的信息。而昨晚公告顯示,截至3月15日,東方電氣集團已實現總計增持東方電氣A股股份2387641股,占該公司已發行股份數的0.119%。簡單計算兩次公告公布的增持股份可知,東方電氣集團在此期間已“無聲”地增持了東方電氣149.33萬股。

按常理來看,控股股東增持股份的行為可視為對公司的肯定,但東方電氣集團此前選擇“無聲”增持股份時,卻又在昨日選擇突然“發聲”,讓人不得不與公司股價近日遭日本核泄漏隱患“誤傷”出現大幅下挫作出聯想。

自日本3月11日發生地震以來,該公司A股和H股股價在3個交易日內分別累計收跌12.39%和16.56%。


YOKI WONG:

母公司增持除了母公司認為現時股價十分偏低也給予市場一個訊息:

【這次增持的根本意義是】:打消人們對大股東可能減持的顧慮!按中國證券法規定增持後半年內不能減持任何股份!

核電設備股已跌到過晒龍!


今次發生地震的日本東北部地區集中了核電、汽車、石化、半導體等眾多產業,地震後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爆炸,而部分工廠已經關閉。

核電站爆炸事件引發核電安全爭議,令市場擔心核電設備需求可能減少,拖累東方電氣(1072)和上海電氣(2727)等股價大瀉。

東方電氣(1072)為中國發展核電龍頭股,在〔核〕恐慌之下被拋售在所難免,人之常情也!

可是,到現時為止,核電主機設備的銷售收入佔東方電氣(1072)的總收入比例仍然並非很高,以去年上半年度為例,核電主機設備的銷售收入佔其總收入僅8.8%,經營溢利佔比則約為 9.5%。上半年新增訂單212億元人民幣,其中火電佔16.3%,火電佔41.6%,風電和水電分別佔27%和4.3%。

假使真的中國政府永遠都不再攪核電,跌了2成的股價足以反映這個因素有突! 當核電概念全部都冇晒,合理地最多都是應該跌1成!





更何況:

  • 中國政府已表明不會停止發展核電


  • 東方電氣(1072)的強項是製造第三代核電設備,技術水平是世界領先水平,與日本爆炸的二代核電廠不是同類型!今次日本核電廠爆炸,應推加快淘汰一些安全性落後的核電設備,加快〔升呢〕用第三代核電設備,這個因素反而是對東方電氣(1072)有利!


  • 假使未來核電設備需求真的下降, 電廠不用興建嗎?不興建核電,東方電氣(1072)仍然有其他類型發電設備可作彌補。

  • 就算以東方電氣(1072)股值因東方電氣(1072)相比其餘兩隻發電機設備股有較強的核前景因素,最近東方電氣(1072)的下跌幅度已明顯大過其餘2隻,所以足以彌補之前的龍頭溢價!

  • 在城門失火,秧及池魚,再加上趁火打劫,市場一輪〔恐慌性〕拋售後,投資者思想回復〔理性〕,就開始關注〔重建〕的概念,看日本已沒有電用,什麼是最迫切的重建項目? 
 
  • 在市場聞〔核〕色變之時,又有沒有想過,如果真的不用核電,又有什麼可以代替呢?

以有涯隨無涯

【iMoney智富雜誌—荷馬學人集】

環觀世界各地政府,大如精英雲集的美國,小如香港這華人城市,大家應該也不難發現,它們不時會推出不合時宜的政策。更甚者是,這些政策僅能解決燃眉之急,但長遠不但不能處理背後隱藏的真正經濟問題,反而把情況推向更深淵。

如此「不智之舉」的經典例子,頭號事件莫過於美國在2008、2009兩年間大印鈔票以拯救崩潰的經濟體系,而實際得益者卻是眾多大銀行。

歸根究柢,這些Too Big To Fail的大銀行過去十幾年來,利用寬鬆的信貸政策,不負責任地以槓桿方式炮製「有毒」金融產品,並隱藏潛在風險,將投資者蒙在鼓裏。他們最後當然損失慘重,而銀行家則年年獲分巨額花紅。

雖然投資者是「願者上釣」,但這些銀行也是絕對的責無旁貸。它們同時坐擁巨額壞帳和有毒資產,原則上已屬破產公司,但美國政府偏偏選擇「隻眼開隻眼閉」,甚至更改會計準則標準,容許資產價值不以真正市價計算,結果有關大寶號的會計帳簿自然漂漂亮亮。

再者政府狂印銀紙,令寬鬆的信貸再次出現,銀行的內部交易部門(Proprietary Trading)幾乎日日賺大錢,股票市場受刺激,看起來自是歌舞昇平,股價指數並且返回金融海嘯前的水平;可悲的是失業率仍然高企,物價只有更加昂貴,故此一般巿民生活反而更艱苦。

究竟,美國政府為何沒膽量承擔短期痛苦,把這些有毒資產和公司全面Write Off,反而將整個經濟未來推向更懾人的懸崖呢?

不派錢糟糕 派錢更糟糕

香港政府最近的財政預算案鬧劇同樣令人驚歎,原本方案雖能秉承審慎理財原則,卻完全忽略民情,小施恩惠卻無視樓價高漲與通貨膨脹所帶來的生活壓力,沒有為社會整體利益帶來長遠解決辦法。

更改後的大灑金錢方案某程度取悅了民心,但同樣置根源問題於不顧。最糟糕是赤裸裸反映出政府經不起政治壓力,嚴重傷害政府威信。官員大部分都是有專業知識與經驗的人,他們似乎同樣能夠看到問題根源,但為何最後所推行的政策竟都如此的不覑邊際呢?

一般人普遍把政府視為一個單一組織,主要為社會、市民和經濟發展作策劃和推行。但大家可嘗試從另一角度來了解,把政府當成一群有任期時限的官員,他 們為無任期時限的「政府」作決定,而決策過程中不能避免的就是官員個人的自身考慮,包括名譽、民意認同度及任期後的工作安排等,而這些考慮其實是人之常 情。故此問題癥結可能不在於官員的私心,而是制度的不力。

有時限官員 無長遠責任

套用在今天的環境中,政府當然知道樓價過高,已超過市民所能負擔的範圍,但官員如推行過於激烈的打擊樓巿措施,就有可能遺臭萬年,退而求其次就是推出較溫和的政策,一方面可以敷衍社會對高樓價的民怨,又不至於成為千古罪人,順手把這個爛攤子留給下任官員處理。

這當然並不是政府獨有的現象,上市公司高層如行政總裁,都有任期時限,而公司的董事會正正就為了給予管理層提供足夠誘因,以免他們過分考慮自身情況 而忽視公司利益,而設計出「八面玲瓏」的薪酬方案,將公司的長期業務表現和管理層的回報掛勾,避免他們為求一時掌聲,而過於冒險推高短期的業績表現。

Corporate Governance及Incentive Alignment的重要性便在於此。奇怪的是,政府官員作為香港長遠發展的重要決策者,一個決定可大可小。為何卻沒有任何體制把香港的長遠發展結果,跟 他們的個人回報掛勾?目前的問責制本來就缺乏客觀標準,加上沒有把長遠的政策成效作為「問責」依據,以「有涯」的官員隨「無涯」的政府,殆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荷馬學人
三位識於微時的「七十後」金融界精英,畢業於美國著名學府。黃元山在紐倫港打滾投行11年後,現轉投評論和慈善工作;另外兩人完成博士學位後自組對沖基金。他們期望運用經濟學的思維,透視社會光怪陸離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