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中國成都5月3日電(記者 David Stanway)---性格隨和的段旭如教授帶著客人走進了一個雜亂的實驗室,他看起來並不像一般認為的科學怪人。
但這位生活在成都的段教授所研究的,卻是一個聽起來頗為大膽的項目——“人造太陽”。他希望這個“人造太陽”能創造出無盡的廉價清潔能源。
段教授也不是特立獨行的人,他只不過是中國在核能領域探索道路上的先行者之一。
日本地震和海嘯發生後,大家紛紛開始強烈質疑采用原子裂變的舊式核能模式。
雖然德國和意大利暫停了發展核能的步伐,但中國依然在推進雄心勃勃的核電計劃,打算在2020年將年核能發電量增加到7,000萬-8,000萬千瓦。中國2010年底核電裝機容量為1,080萬千瓦。
中國很多核能研究所都在積極尋找更先進的解決方案,解決傳統反應堆所面臨的問題,如乏燃料棒回收和儲存,以及可能面臨的恐怖襲擊等風險。
但是段教授和他領導的、接受了國家資助的團隊卻在追求核物理領域的“聖杯”:通過核聚變,而非核裂變來發電。
段教授表示,核聚變可能是最終的出路:它比傳統的裂變過程要安全很多,每個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的發電廠每年僅需要600克氫燃料,基本上不制造放射性廢棄物。
擔任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聚變科學所所長的段旭如說:“因為日本出現的問題,中國政府希望能在不遠的將來實現核聚變。”
雖然經歷了半個多世紀艱苦的研究,核聚變這個構想已經超越了純粹假設的階段,但距離成為現實還有一段距離。尤其重要的是,核聚變反應所需要的能量遠遠超過所產生的能量。
雖然核聚變是最終目的,但在近期,中國將繼續在實踐中專注於開辟傳統核裂變反應堆的新方向。
在中國核能業界等待政府審議結果之際,所有跡像都表明,中國在推進其長期的核能發展戰略。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周稱,中國將繼續支持建設和開發先進的核反應堆以及相關的核技術。
世界核協會副秘書長Steve Kidd說:“對於世界來說,中國突然變得更重要了--當其他人在自問是否要前進的時候,中國依然堅定地全力前行。”
如果說,傳統的核能代表了核武器的民用價值,那麼核聚變便是氫彈的延伸。氫彈首先是由美國在1952年測試的。
段旭如說,這方面的進展比預想的要慢。
“從第一枚原子彈爆炸到第一座核電站,隔了大概九年時間,我們原本希望從氫彈到核聚變反應堆這一過程最多花費20年時間。” 他說,“但實際上很難,因為有太多技術和科學方面的挑戰。”
一位觀察人士稱核聚變反應堆相當於把太陽放到了盒子裡。核聚變反應堆的想法還曾被嘲笑,被認為是扯淡,好比不切實際的“永動機”。
但段旭如卻對這種批評不屑一顧。他在該領域研究了20多年,其中八年在德國。他覺得自己有理由保持樂觀。
“其實,核聚變的概念很簡單,”他笑著說,“首先是要制造等離子,然後加熱等離子至幾億度,然後需要把它罩住。”
當然,細節決定成敗。(完)
1 則留言:
that's impossible
張貼留言